阳光三月,春风妩媚。又到了每年樱桃“洗澡”季节,樱桃大棚内果农正在给点花授果后的樱桃进行洗果,要疏除小果和畸形果,保留个大、形正、无病虫害的优质幼果。在山西绛县南樊镇史村张建的樱桃大棚内,一株株樱桃枝叶葳蕤,生机盎然,挂满一簇簇、一串串樱桃,只见大家分工明确,正在紧张忙碌的开展生产工作。
“多亏了绛县农商银行对我的不离不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资金支持,我的樱桃园才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张建感慨地说道。
早在2013年,在张建种植大棚樱桃刚开始起步时,绛县农商银行就为其发放了10万元信用贷款。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其大棚刚建好不久的2014年,一场大火将其樱桃大棚付之一炬,樱桃树被焚烧殆尽,樱桃棚轰然倒塌,张建损失惨重,全家人伤痛欲绝。在得知消息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鼓励其一定要振作起来,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现场拍板为其追加授信至30万元,全力帮助其度过难关。截至目前,张建共有温室大棚樱桃13亩,露天樱桃5亩。“吃水不忘挖井人!如果没有农商银行的支持,哪有我现在的好日子!”张建逢人就诉说着农商银行对他的帮助,有了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他有信心在樱桃种植的致富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因地制宜 “樱”运而生
绛县待客不用酒,捧出樱桃就醉人。绛县地处北纬35度黄金水果产业带,再加上“七山二岭一分川”的地形地貌,赋予了绛县得天独厚的的山区气候。在早春时节,干旱少雨,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逐渐发展出具有明显特征的气候条件,是全国较少的适宜大樱桃种植的地区之一。
早在20世纪末,绛县就逐步试点发展大樱桃产业,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绛县已经发展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大樱桃生产基地、国家级水果出口安全示范区,同时也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绛县樱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绛县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近三年来仅樱桃种植户支持890余户,授信金额1.22亿元。在农商银行的支持下,目前已逐渐形成5个大樱桃集中种植区域,覆盖全辖10个乡镇110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5万亩,其中陆地樱桃4.7万亩,挂果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值预计可达4亿元。
钟情产业 “樱”你而变
在横水镇西灌底村,省级信用村示范基地的招牌熠熠生辉,19座樱桃大棚在千余亩的樱桃树的衬托下威风凛凛。绛县农商银行在2021年开展“党建+金融”“党建+整村授信”活动期间,批量授信10户200余万元,扶持起了19座樱桃大棚,2022年又通过引进农担公司担保,再次批量授信6户67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向该村樱桃种植户授信60余户,金额18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该村樱桃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助力了乡村振兴。
近年来,绛县农商银行为全面支持樱桃产业发展,该行主动对接樱桃种植户和专业合作社,先后针对樱桃产业推出专属信贷产品,产品利率低、手续简、发放快,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通过开展“五个一”服务,主动上门送资金、送信息、送技术,并在显要位置公开贷款流程、公布服务流程、张贴监督电话,获得广大客户一直认可;同时,针对种植户抵押物不足的实际情况,采取社员担保、相互担保等方式,根据种植户的信誉、经营能力和种植面积等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授信金额,将信用贷款由原先的2万提升至10万再放宽至30万元,担保贷款由原先的10万元提升至30万再到现在的100万元,切实用贷款为樱桃种植户种植投资撑起腰,撬开了农户增收的聚宝盆,“贷”出一条樱桃产业致富路。
乡村振兴 “樱”果相约
多年来,绛县农商银行持续加强全县信用工程建设步伐,大力开展“党建+整村授信”,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实现辖内133个行政村整村授信100%全覆盖,评定信用村45个,授信户数1.5万户,授信金额14.34亿元。始终坚持以普惠金融为抓手,以支持三农、做强产业为使命,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主动与村委开展“党建+”系列共联共建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背包精神”,深入樱桃种植户家中全面摸底,“线上+线下”开展金融宣传,家家户户建立信用档案,全力投放“三农”“小微”贷款,帮助广大樱桃种植户走上发展快车道。
接下来,绛县农商银行将坚守支农支小定位,通过支持樱桃、草莓、山楂等区域特色农产品,深耕本土细作县域,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产品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好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农商力量,让“党旗红”“农信绿”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熠熠生辉。
(图、文/绛县农商银行 陈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