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字教练的“老乡情”

2023-12-05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你好杨姐!下个星期一可以过来报到学车了。如果你家里远我可以过来接你……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挂了电话,字晓鹏把杨晓霞的地址记下,紧接着马不停蹄赶往临近的鸭子甸村,给正在自家流转地里干活的工人送上热腾腾的午饭。

字晓鹏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团结彝族乡烟农,作为传统的彝族人,深知勤奋才能致富的道理。在看到几位哥哥事业有成,作为小兄弟也暗暗地憋了一股劲——一定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向几位哥哥看齐。

字晓鹏指导驾考学员 摄/李昕

云龙作为山区县,交通深受路况影响,拥有驾照的人数并不多。字晓鹏看准未来云龙县道路改善,即将通高速的机遇,花了半年的时间考取驾驶员教练资格证,然后全身心投入团结乡的驾考事业。为人性格豪爽、教学服务热情效高的字晓鹏,周围的人都喊他“字教练”。“我教出来学生一年也有二十多个,很多现在都成为专职驾驶员了。”说起学员考试的成功,字教练一脸骄傲。

在一次科目二教学中,字晓鹏与学员闲谈时了解到农村还有很大比例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工作和收入,于是字晓鹏又有了新想法。2019年,他以每亩每年800元的租金,向鸭子甸村的103户群众租了地。同时,在整地理墒、移栽、中耕培土、采摘、专业化烘烤等生产全过程,均雇请附近村民小组的群众到他这里务工,基地每年用工量都在3000个工以上,每年支付劳务费有45万元左右,有效带动了附近群众就业增收。“我家把地租给老板,有租金一笔收入,我又来他的基地务工,又有一笔收入,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哩,而我家就在对面村子,还能照顾到家里,真的是赚钱、顾家两不误呢。”一位务工村民满心欢喜地说道。

原来一到冬天,云龙大多的烟田便成了冬闲田。近年来,云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引导烟农合作社带动脱贫烟农利用冬闲田种植烟后豌豆,或套种黎麦、贡菜等,让冬闲田不闲,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惠及脱贫烟农785户,户均曾收3312元。

“我每年都在扩大烟田规模,今年通过土地流转在去年150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0亩地,在用工量较为集中的高峰期,每天都有40人左右来我这里务工。利用流转搞集中连片种植不仅提高了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还能带动大家就近务工,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字晓鹏说。

搞规模种植不仅要有合适的土地,也要有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但自身没有太多种植经验,在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之后,字晓鹏多次参加了当地烟草部门对职业烟农的培训,并考取了证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学习,加上技术指导员“保姆式”的技术指导服务,他逐渐掌握了一套种植、管理的技术。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云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建设密集式烤房、投入设备设施技术等,全心全意服务于烟农,全力推动当地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如今,行走在团结乡,处处可见崇山峻岭硬化的公路,颇具民族特色的房屋,田间地头满是丰收的景象。农村美、农民富、产业兴已成为云龙县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最好见证。而字晓鹏更是憧憬着明年让老乡学到更多致富技能,用工在3000人次基础上还有所突破。

(文/李昕 杨凯)


0
上一篇: 集体有收益 村民有分红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