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闲置烤房里长出致富花

2024-01-1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冬令时节,云南省曲靖市各县区的烤房已停炉“休息”。但在师宗县葵山镇,不少烤房还仍然火力全开,不肯进入“假期”。烤房旁,烟农们忙着捆扎、分拣芦苇,准备让烤房随时“加班”。

近年来,每到冬令时节,师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因地制宜,指导烟农利用闲置烤房烘烤大芦苇、宝石草、兔尾草等,促进多元产业发展,助力烟农增收。

整理大苇芦花 摄/徐承志

师宗县葵山镇秧草地村王永刚是一名烟农,同时也是花卉售卖大户。往年,在忙完自家所种植的烤烟之后,所有烤房都处于闲置状态。而近年,王永刚乘着师宗县鼓励农民创办家庭农场的这股“东风”,创办了“烘烤大芦苇”家庭农场,将经过加工处理之后的芦苇,通过快递的方式广销海内外,收入十分可观。

“这个大芦苇我们收购回来,成本到一块多一支,我们加工出去到3块多,一年能卖得30多万支,小芦苇是我们本地的,可以自己到山上去采,漂白出来可以卖3快多一把,一把有15支,我们自己种的就是种在我们烟地里,小暑这季我们种干花,大暑之后种烤烟,我家有十亩烟地。现在加上干花,家里收入很可以。”王永刚拿着制作好的芦苇,眉眼间尽是幸福笑意。

盘活“闲置”烤房烘烤芦苇的新方法,已成为师宗县葵山镇秧草地村家喻户晓的“金点子”,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加入。

何立军是河北人,听说了烤房烘烤芦苇的致富新方法,在秧草地村创办了师宗县万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效带动了秧草地村近十余户村民就业。“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烤完烟无所事事,现在一年到头儿都有活儿干,一年种植挣得两三万块,我们两口子在里面挣得五六万块,一年总共有八九万。”家住秧草地村的村民黄老芬一边扎着着芦苇花一边感慨道,这已经是黄老芬在师宗县万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第三年,黄老芬觉得在这又能提高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心里美滋滋的。随着烤烟烘烤工厂培育出的芦苇品质越来越好,芦苇的市场价格也逐渐稳定,不仅有了稳定的销售途径,还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一季烤烟一季芦苇,烤房一年两次利用,让小小芦苇开出了致富花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师宗县利用烤房“闲置”的时间烘烤芦苇,真正实现“一房多用”,把烤房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师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明确各“闲置”烤房的管护责任,完善好各项配套设施,做到物尽其用,服务于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多元化持续增收致富。

(文/云南省师宗县烟草专卖局 徐承志)

 

0
上一篇: 一间小店 带动400户村民增收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