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经粮轮作:守好“粮袋子”鼓起“钱袋子”

2024-09-20 来源:经济网 未知   加入收藏

中秋刚过,清晨雾气还未完全散去,远远望去,村庄周围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玉米在薄雾笼罩和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昔俄村,前一季农作物采收刚接近尾声,接茬的玉米已经碧绿登场。



秋日昔俄村。摄/杨舒涵

 

“再过几个月,这烟后玉米就能卖个好价钱钱了。烟站技术员建议我们在烟后种植经济作物,我家这20来亩地,今年预计还能再增加5万多元的收入。”昔俄村村民刀锐国满脸笑意地说。

“我们这里烟叶采烤一结束就种上了玉米,春节前就可以采收上市。”让刀锐国尤其高兴的是,今年他的儿子也决定留乡务农,“我想带着儿子一起干,只要认真管理,一年多挣十万不是问题!”


烟后玉米初探头。摄/周宏霖

 

近年来,景谷县烟草专卖局以粮烟协同发展为契机,探索多元产业发展,通过结合各乡镇气候条件和作物特性,探索“烟+玉米、无筋豆、水晶豌豆”的轮作模式,以多产业融合发展助农增收,带动群众就业,推动乡村振兴。

“烤烟和玉米都是季节性较强的作物,两者在种植时间和季节上正好实现无缝衔接,而且烟后地土壤肥力好,营养更均衡,用于种植玉米可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产量。”景谷县烟草专卖局副经理杨应伟说,农户种完烤烟后就可以种下玉米,不仅实现了土地轮作,还拓宽了增收的路子。


连片烟后玉米长势良好。摄/周宏霖

 

“昔俄村土地资源丰富,种植烤烟农户多,原来烤烟收了之后地也大都荒了,顶多在离家近处种些自给蔬菜,极大浪费了土地资源,后来技术人员指导我们种植烟后作物,土地活了起来,一年能收成两到三茬。”刀锐国表示,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都富了才是真的富。作为村里的致富能手,刀锐国给乡亲们算了土地轮作的账,带动他们把闲置土地给种起来。

目前,永平镇逐渐形成了“以烟为主、辐射大农业、多元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依托基本烟田建设和合作社土地集中流转平台,对百亩以上连片区域土地进行长期流转和轮作。引导合作社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与地方政府、村委会、农户进行沟通协调,盘活闲置、撂荒土地,实现烟粮协同发展,助力乡村“粮袋子”和“钱袋子”双丰收。”

据悉,昔俄村2024年种植烟后玉米全村涉及10个小组,386户,种植面积2743亩,通过经粮轮作模式,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中有增,让老百姓有粮收、有钱赚。(文/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李炎芸)

 


0
上一篇: 数字化让“山货”插翅腾飞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