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 席延斌担任黑龙江省富裕县兴安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三年来,始终牢记使命、担当尽责,扎根在村、责任在心,尽心竭力做好扶贫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脱贫解困。
“抓产业” 多措并举促增收
驻村工作期间,席延斌积极组织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做好精准扶贫政策的精准到户,使教育、就业、医保、危房改造、低保等各项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使得全村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根据上级要求积极发挥扶贫支部作用,及时组织八个单位23名帮扶责任人落实好各项帮扶工作任务,将帮扶工作落实到户到人。
驻村伊始,席延斌在全村逐户调查摸底、精准识别过程中,通过宣传讲解各项扶贫政策,让群众知晓政策、了解政策,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萌生内生动力,而不单单是依赖于政策输血的“救济式”扶贫、“趟养式”扶贫。2017年就有6户贫困户分别发展家兔、家禽等庭院养殖,使他们既享有奖补政策,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增加了家庭收入,增强了生产致富的信心与动力。
2018年8月下旬,为及时了解贫困户倪令明家庭院养殖情况,席延斌与工作队员立即开车前往倪令明家。当时,一场大雨刚停下,堤窄路滑的路面行车困难,倪令明很是过意不去:“才下完雨,堤坝上连水带泥的,你们还急着开车来,太危险了。”在席延斌的鼓励下倪令明的养殖做得风生水起。
三年来,每到春季,这些贫困群众纷纷主动到村里询问当年奖补政策标准,并主动发展庭院养殖,今年已有10户贫困户发展庭院养殖、61户贫困户发展了小园经济。
“办实事” 一心为民解难题
兴安村,“村大、户多、人多”,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也比较多。驻村后,席延斌经过入户摸排、群众诉求,了解实际,积极利用政策资源,为20户重度残疾人发放了轮椅,还逐户排查、设计方案,先后两年共为村里32户残疾人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在精准识别入户排查中,残疾贫困户马常岑家里杂乱不堪到只能在自行车后排架上填写的程度,2017年9月经过无障碍改造后,马常岑家重新搭砌锅台、屋棚装修、铺设院外甬道,家庭环境焕然一新,马常岑也对于家庭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至今家里每天都保持着干净整洁。
贫困户武国文老伴因脑溢血后遗症致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需要老伴照料。了解情况后,席延斌凭借所掌握的康复知识,多次为其示范简单易行的居家康复方法,并鼓励他们坚持做康复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席延斌还赠送了一台坐便椅。
在驻村日常工作中,通过接待群众,席延斌了解到贫困户齐书德因病瘫痪,无法自理生活,子女都在外地谋生,无法到富裕县城鉴定办理残疾人证,席延斌及时与富裕县医院鉴定部门联系,为其入户办理了二级残疾人证,使其享有低保政策之时,还享有一年2160元的残疾人两补政策。
“保健康” 眼疾群众得光明
贫困户实现脱贫以后,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尤为重要。2018年4月以来,席延斌结合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安排部署,联系齐齐哈尔市爱尔眼科医院,连续两年在富裕县9个乡镇87个村开展了“健康扶贫、光明助困”项目活动,先后为5600多人次的农村群众讲解眼健康常识、眼病筛查,还为其中141名农村贫困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共为这些贫困家庭节省医疗费用30万元,其中,兴安村120多名群众接受健康知识普及,3名患者得到复明手术。
“美乡村”齐心协力打造
助力村容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在2019年全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席延斌身体力行,率工作队与村里干部群众一起投身到劳动中,经常汗流浃背、衣衫湿透。为使全村卫生环境得到有效保持,唤起村民保洁意识,席延斌还编写了“爱好家园、人人有责”的宣传稿,在村里的广播上进行播放,这篇稿件由镇里向其他村进行推广。一年来,全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全村干净整洁。
2019年,席延斌结合乡村建设与村情实际,从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扶贫帮困等十个方面,以通俗易懂、七字短句、说读上口的方式,为村里编写了新的《兴安村村规民约》,得到大家的认可。
为了扶贫事业,席延斌在痛风发作时仍然入户了解情况;为了扶贫事业,老父亲因突发脑溢血重症住院,没有经常在病床前陪伴;为了扶贫事业,回村路上,路滑车翻,余悸未平……驻村三年多的时间里,席延斌有付出、有汗水、有感触,但更多的是收获。对于这一切,席延斌常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够与其他驻村干部一起投身到驻村扶贫工作中来,可以身在其中,尽己之力,在扶贫战线上做一些事情,帮助困难乡亲,即是有所价值、有所意义。”
(文/聂勇 申震)
责编:台畅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