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 >> 浏览文章

黑龙江泰来县建设村:“小超市”发挥脱贫大作用

2020-11-18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聂勇 李铁瑞   加入收藏

经济网黑龙江讯  “我和我爸俺们两家打算合伙兑换个大件,为了这个炒锅俺爷俩攒了好久啦。”家住在黑龙江泰来县和平镇建设村的脱困户宁海军自信满满地说道。

11月5日一大早,宁海军父子俩就兴高采烈地带着积分卡片来到了村上的“爱心超市”来兑换物品。抱着用积分兑换来的炒锅,宁海军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

近年来,泰来县坚持将扶贫工作扎根到百姓心间,拓展扶贫深度,将“志智双扶”工作作为提升广大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根本工作来抓,帮助泰来县的百姓转观念、长志气、提精神,激发脱贫主观能动性,从“要我脱贫”切实转变为“我要脱贫”,真正让贫困户的观念发生改变,推动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步进行。

“我村爱心超市,从2018年6月开始面向广大老百姓开放,通过包联单位帮扶、党委帮扶、社会捐赠等多个渠道来完善超市物品,现在小到牙刷、文具,大到炒锅、吹风机等各种物品一应俱全,货源十分充足。村民们拿着积分卡就可以到爱心超市来兑换奖品,目前我们村的爱心超市已经覆盖全村百姓。值得一提的是,从省政协包联建设村以来,累计协调了近三十余万元的非处方药,今年包联单位省政协又为村里协调了价值6万元的非处方药已运送至超市,让村屯百姓小病不出门,直接到超市来取药。”黑龙江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队员刘义春说道。

据建设村党支部书记付玉华介绍,为了让“爱心超市”更好地发挥脱贫作用,构筑扶贫的精神高地,建设村定期开展“三奖评”、“移风易俗”、“村屯环境卫生整治”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贫困户的“比学赶超”意识、培养全村百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树立全村的新风正气。建设村真正将村里小小的“爱心超市”打造成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宣讲阵地、矛盾化解基地和解决问题的根据地,从而达到“扶贫扶志扶精神,脱贫脱困脱俗气”的效果。

“我们村的积分管理制度非常明确,被评上文明整洁家庭奖励60分,参加村屯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奖励20分,为村上出一次工20分,你看这里的积分奖励展板,明确的向村民们展示了各类活动所获得积分的明细,我们根据群众获得的相应分数发放积分卡,让群众更有动力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负责建设村爱心超市奖品兑换工作的景慎奇说道。

为了让爱心超市真正的发挥作用,达到“起作用、有实效”的扶贫目的,建设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加强领导,切实压实责任,成立了“爱心超市”管理小组,采取多元化引入货源,动员起“爱心人士”等社会帮扶力量,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形成了村两委、帮扶单位、社会力量、群众和贫困户“四位一体”共建共享的良好机制。在具体运行中,从工作制度、积分管理办法、物品领取制度、款项捐赠管理制度到积分兑换制度、兑换基本台账一应俱全。通过村民参与相关活动,切实激发起村民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从2018年“爱心超市”建立到现在,建设村村民已在爱心超市累计兑换商品1200余件,累计兑换物品价值近4万元,累计开展活动6次,参加活动百姓人数达500多人。

(文/聂勇 李铁瑞 )

责编:台畅

0
上一篇: 生态护林:为4.4万余名贫困群众开启幸福之门
下一篇:这两个“2/3”,成为脱贫攻坚重要保障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