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山西讯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宁武县于今年2月正式摘掉了“山西省深度贫困县”的帽子。2020年底,剩余的210户389人已全部脱贫。至此,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6327户38926人全部脱贫退出,25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完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今年以来,宁武县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持续实施县委“3467”精准治贫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减”、“四个不摘”要求,从细处做起、从实处做起,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攻克最后堡垒、发起最后总攻,同步推动脱贫攻坚持续巩固成果、提升质量,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2020年底,剩余的210户389人已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完胜。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防疫脱贫一体推进。今年以来,宁武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加试题”,全力答好脱贫攻坚“必答题”,迎难而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助力疫后宁武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发挥职能作用,召开县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和脱贫攻坚调度会、专题会、推进会共46次,研究部署今年脱贫攻坚工作。围绕“十项清零”目标,建立县领导“三包两保”工作机制,一线研判、一线指导、一线落实,通过倒排工期、倒推进度,确保了脱贫攻坚任务落地、工作落实、问题解决。二是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24次,及时加速“重启”步伐,对保障扶贫企业复工复产、扶持贫困劳动力就业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出台《企业复工复产复建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忻州市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若干措施》,成立复工复产复建验收工作领导组,压实县领导包联督导责任,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生产用工、运输配送、手续审批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截至5月底,所有扶贫企业全部复工、复产,所有扶贫项目全部复建。三是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开工。建立扶贫项目精准调度制度,对开复工项目实行周调度制度和台账式管理,从六月底倒排时间,按日列出工作清单,确保未开工项目全部按期开工、未达到进度项目尽快赶上。今年实施的101个扶贫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四是积极搭建就业务工平台。结合疫情防控,在服装加工产业园上马了日产医用口罩10万只的医疗物资生产线,3月15日项目正式投产,为贫困移民提供了就业岗位50个。依托三大扶贫产业园和扶贫车间,共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636人。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组织劳务输出23794人,其中省外务工1147人、省内县外务工12497人、县内务工10150人。开展贫困户职业技能提升培训,747人取得职业技能合格证。全县利用光伏扶贫收益设置公益岗位10788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增收。
——强化工作举措,跟进后续扶持防止返贫。宁武县针对未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和搬迁户,持续集中力量攻坚,确保全部稳定脱贫。一是全面提升旅游扶贫项目的带贫效益。在现有15个景区(点)全部设置旅游扶贫服务网点,加强宣传,规范服务,提高带贫效应。加快宁化古城保护性开发建设,开放运营宁化古城景区,目前已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宁化村和小石洞村正在申报全省第二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举办了自行车骑行比赛,启动了冰洞沟冬季旅游,有效增强了旅游扶贫项目的综合带动效应。二是切实加大未脱贫人口和“两类户”的跟踪帮扶。对剩余210户389人贫困人口逐人逐户落实扶贫政策、落细帮扶责任与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就业、资产收益等多重帮扶措施叠加脱贫181户343人;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政策兜底保障脱贫29户46人。对摸排出的边缘户569户1315人和脱贫不稳定户236户651人,持续开展精准监测,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三级预警,实行分类帮扶、常态化管理。目前,“两类户”致贫、返贫风险已全部消除。三是狠抓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入推进搬迁后续工作,81个整村搬迁村旧房拆除、土地复垦工作全部完成。积极推进移民小区网格化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目前正在设置党小组、党代表及小区网格长、网格员。全力保障搬迁户就业增收,全县2166户5459人建档立卡搬迁户全部落实后续帮扶措施,其中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旅游服务等产业扶持936户3153人,通过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吸纳实现转移就业1174户1617人,通过公益岗位吸纳就业119人,通过办理低五保兜底保障1077户1574人。四是强化政策兜底保障。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调整为每人每年4718元、6217元和7787元,全县低保户7089户10975人、五保户1788户1789人全部实现兜底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度患者等特殊困难对象实施重点保障。今年,为确保各类困难群体安全温暖过冬,正在开展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物资)工作。五是认真落实精准防贫举措。今年县财政投入790万元,为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深贫保”,实现了贫困户重大疾病、意外事故及猪牛羊养殖保险全覆盖。设立“忻保障”精准救助基金,加强脱贫返贫监测,目前已拨付忻保障基金65.87万元。
——强化成果巩固,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产业扶贫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4+7”脱贫产业体系,深化农业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中药材、小杂粮(莜麦)、沙棘、脱毒马铃薯、冷凉露地蔬菜(含食用菌)、毛建茶等6类产业12个农产品加工项目,目前乡村味莜麦饼干、康仁药草中药材及神达朝凯毛建茶加工项目已经投产运营。以两类户、搬迁户为扶持重点,实施了生猪养殖“百村百场”、旅游服务“百村千店”、毛建茶“百村万亩”“三个百”扶贫工程。今年规划的25个生猪养殖场,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每场可带动3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为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今年在涉旅乡镇和长城沿线乡镇规划建设80家“汾河人家”,目前已全部完工32家;以打造全省重要的“药茶基地”、“药茶”示范县为目标,积极推进毛建茶规范化种植、精细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目前已完成示范园种植1300亩,并带动农户集中连片种植3500亩,参与种植的210户贫困户平均增收3000元。就业扶贫方面,加快“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滚动式”等培训服务,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999人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帮助劳动力对接合适岗位,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力2069人。光伏扶贫方面,1月—9月份,扶贫光伏电站共计发电量8801.76万度,共计收益6608.52万元,在扣除各类税费后,划拨至各乡镇5322.88万元。各乡镇分配到贫困村5292.26万元,到村占比99.42%。生态扶贫方面,根据护林需要,今年新增生态护林员315名,全县贫困户护林员1356名,可带动全县1356个贫困家庭脱贫。由25家扶贫造林合作社实施退耕还林人工造林0.89万亩和上级下达的营造林任务1.6万亩,现已完成人工造林2.19万亩、封山育林0.3万亩。由3家造林联合社30家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的3万亩沙棘林改造任务,现已完成割灌留带和平茬改造,带动360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消费扶贫方面,充分发挥电商扶贫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销售农产品2500万元,线上线下农产品交易总额达到8400万元。举办农民“丰收节”、全县“扶贫日”等展销活动,驻宁企业现场订购农产品130多万元。积极开展农产品“五进九销”活动,认定消费扶贫企业4家、产品30种,全县消费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9900万元。召开消费扶贫推进会,煤炭企业、帮扶单位与扶贫企业(合作社)现场签约金额达398万元。
——强化政策落实,完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教育救助全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坚持应助尽助,目前共发放学前资助、义务教育生活和营养补助,高中、职中生活补助和助学金共计8879人次、521.12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277.75万元,1894名贫困学子得到帮助;“雨露计划”补助639人、191.7万元,坚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医疗保障多层次。全力做好防贫保险,对38926名建档立卡对象参加医保个人缴费部分进行了全额资助,全面执行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截止9月底,累计补偿7165人次,总费用4236.5万元,贫困人口住院综合保障水平达92%。住房安全有保障。今年新增危房改造“动态保障”贫困户73户、非贫困户37户,目前已全部改造完工。
——强化基础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大力度改善出行条件。按照“四好农村路”标准,投资1500余万元,对5村12.86公里农村公路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已全部完工。高质量保供饮水。投资1100余万元,实施了83村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及维修养护工程(巩固提升27村、维修养护56村),目前已全部完工。高标准整治环境。结合“五治三建一改一提升”专项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贫困村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生态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强化志智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干部、帮扶责任人在深入帮扶的同时,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来的巨大变化,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营造“劳动高尚、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激发了贫困群众比着干、争着脱的主动性。二是倾情帮贫助困。继续实施“三自一带”、“双扶”工程,通过生产奖补、就业创业奖补和“爱心超市”积分奖励,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三是典型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宣传扶贫脱贫突出事迹,培树了脱贫典型宗兴旺,帮扶先进张尚富、郝国伟等一批先进典型,激发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强化问题整改,保障脱贫攻坚质量成色。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上级巡视巡察、督查检查、考核评估、专项审计等发现和反馈的各类问题,认真分析根源,逐条制定整改措施,逐级压实整改责任,加大跟踪问效力度,确保全面整改到位。截至目前,省级交办的98个问题,已整改97个,剩余1个问题已达到整改时序进度,正在全力推进。
——强化宣传造势,讲好脱贫攻坚宁武故事。宁武县以第7个“国家扶贫日”和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为契机,举行了“决战一百天兑现‘军令状’推进会、脱贫攻坚大型图片展、播放扶贫公益广告、“三好家庭”表彰、消费扶贫、感恩奋进教育、下乡巡回诊疗服务、文艺节目巡演、集中走访活动”9项系列活动暨消费扶贫推进会,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奋力冲刺、决战完胜的信心决心。宁武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阵地作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开设了“我们在行动、榜样在身边、成就篇、风采录、政策宣讲、重温经典、文艺的力量、旅游风景线”八大专栏,全方位宣传各行各业的新动态、新进展、新面貌、新成就,多角度展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经验、做法,全景式强化脱贫攻坚成果总结宣传。
总结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宁武县汇聚各方力量,只争朝夕、尽锐出战,攻脱贫、防返贫、防致贫协同推进,抓增产、保增收、保增效同步发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真抓实干、加压奋进,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的扶贫产业体系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精准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各项指标得到全面巩固提升。而今,宁武县向中央、省委、市委和全县人民兑现军令状,交出一份经得起实践考验、经得起人民检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漂亮成绩单!
面向2021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交汇期,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宁武人民信心满怀、斗志昂扬,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向着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迈进!
(供稿:宁武县委办公室、宁武县委宣传部)
责编:田婷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