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 冯有宝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绍文乡绍文村以来,在工作队总领队的带领下,在绍文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员职责,得到村内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全力以赴,全心全意为民办好事实事
驻村以来,他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开展驻村工作过程中,沿江前屯村民反映屯里主干道路现状很差,道路凹凸不平,泥泞不堪,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为此他经过驻村走访,了解到该村仍有5000米村道无法实行路面硬化。为改变这一现状,他通过协调单位项目办落实以工代赈、水库移民项目120万元为沿江前屯修白色路面2条2000米延长米;安置贫困户15人在项目中务工,人均年增收5000元。
边缘户张宝生因为患了肝胆疾病引流挂袋,术后还需经常到齐齐哈尔市医院复查拿药,致使家庭看病支出费用增大。他即刻联系了乡民政助理,了解到像张宝生一样看病支出费用大的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还可以申请低保,他随即收集了医疗票据,告诉他我来帮你跑腿办这些事,感动的老两口紧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
走访中他了解孙跃文患有脑出血后遗症行动不便,爱人一直在家陪着照顾,生活比较困难,他积极与残联联系,陪同到县里鉴定孙跃文为二级肢体残疾,并为申请残疾补贴每月180元,同时为爱人联系在当地务工,年收入8000元;为儿子联系在大连苯板厂务工,年收入3万元,孙跃文家不仅还清了因病欠下的债务,而且顺利脱贫摘帽。
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产业扶贫就是扶贫大业中的支点,只有充分用好力,找准发力位置,才能“撬动”贫困这座大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在省、县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省税务局投资280万元,在绍文村建设了一个400kw的村级光伏发电站,可保障80户老弱病残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年增收6万元以上。二是发展食用菌产业,在其努力下成立了绍文村建友食用菌合作社,食用菌厂10栋大棚自2019年3月以来,生产平菇食用菌棒30万棒,生产黑(白)平菇、榆黄蘑100余万斤。产品主要销往哈尔滨、齐齐哈尔哈达市场、富区天锦食用菌厂及县境内超市、单位机关食堂。食用菌项目年可带动20户贫困户,户年均增收0.5万元,村集体收益10万元。三是与村两委谋划统一水稻品种,推进旱改水,全村水田达到3.55万亩,覆盖贫困户149户,土地流转开发水田实现户年均稳定收入达1万元左右,比传统种植玉米,稳定增收3000元左右。由于水田种植面积大,每年在稻田地打零工的农户达300多人,其中贫困户稳定在80多人,人均务工增收4000元以上,目前旱改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四是发展庭院经济。充分利用金融扶贫、以奖代补、劳动力转移等政策,调动农户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因地制宜,一屯一品,发展特色经济。
2020年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与齐齐哈尔市某公司签订种植甜玉米购销合同,已有120户脱贫户通过特色种植甜玉米户可增收1500-2500元。
开展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
冯有宝每年组织几次大规模环境卫生清理,对农户栅栏间的路、沟、台保洁交由各屯保洁员负责长效保洁;对各屯周边的坑塘、沟等公共部位由村屯集中组织整治,保洁员为主、机械配合,出动钩机、铲车、小四轮,清除各屯周边乱堆乱倒的生活垃圾,主干道路边、巷道两侧、屯四周的生活垃圾和杂草杂物、白色垃圾、秸秆草垛、粪堆。工作队为全村所有保洁员免费发放洗衣液200袋,为村里提供了1.5万元村屯环境整治资金,帮助联系2台道路清扫车免费集中清扫了28条白色道路。制定了绍文村环卫保洁制度,征求了意见,下发执行,初步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新植树20000余株;各屯摆放垃圾箱200个;加强了村屯内道路维修,全村8.6公里已完成砂石路边沟、路基压实、刮平工作,全部上砂石进行了碾压,利用单位以工代赈、水库移民项目为沿江前屯新修白色路面2千米;协调省工作队投资150万元的村民活动室、文化广场已全部投入使用。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
驻村期间,冯有宝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从规范村级组织行为和培养锤炼村干部入手,全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一是抓整章建制。针对村党组织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他与省驻村工作队重新梳理了42个规章制度。采取以会代训、固定党日、集中学习等方式,开展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激发全体党员参与扶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扩大党员内部民主。二是抓活动开展。三年来分别组织全村党员开展了庆“七一”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重温入党誓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课、走访慰问老党员、扶贫工作图片展等,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了绍文村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国家扶贫日‘五个一’”主题活动,发出了《致绍文村全体党员同志一封信》,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展除涝减灾党员先锋行动,密切党群关系。同时,成立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将包扶责任人全部纳入党支部,定期开展活动,年组织集中式学习培训12次,开展支部党员卫生环境整治集中行动4次,发挥了工作队的引领作用。
文/聂勇 申震
责编:田婷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