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 >> 浏览文章

江西赣州章贡区沙石镇:乡村振兴的“十五个”探索

2022-03-03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自乡村振兴启动以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牢牢抓住赣深高铁通车的历史机遇,立足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将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与红色历史、传统文化、生态相结合,探索“十五个一”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打造“红色名镇、绿色美镇、特色强镇”的特色品牌。

沙石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南方,坐落在赣州城市“绿肺”——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生态绿色宜人、产业基础优良,有全区最多的自然村,保留着全区极具特色的自然古村和民俗传统,楼梯岭会议在这里召开,“崆峒暴动”在这里发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2021年,沙石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江西省红色名村、江西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如何让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在乡村振兴的大考中,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去年以来,沙石镇党委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全体镇党政领导班子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大走访、大调研”,全面摸清18个村的民生民情和资源资产,在此基础上,该镇党政班子又用一个月的时间,逐村开展“振兴夜话”,听取群众意见,汇聚全民智慧,最终形成“十五个一”的工作思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制定一个规划

做好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沙石镇率先全面启动村庄规划工作,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注重保护自然生态、注重传承历史文脉,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发展主题,确立功能定位,实现“一村一景”;二是明确主导产业,完善产业布局,实现“一村一品”;三是明确乡村风貌,突出地方特点,实现“一村一韵”。

挖掘一种文化

挖掘一种文化,发扬一种文化,是撬动文明乡风建设的有力杠杆。沙石镇通过挖掘楼梯的红色文化,修复旧馆旧址,着力打造全市的革命理想教育基地,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红色名村。通过挖掘新圩的殷商文化、双桥的崆峒文化和峰山的堪舆文化,全面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挖掘保护各村老房老物、古井古树,建好村史馆,将文化展示出来,形成全体村民共同精神共鸣。

讲好一个故事

每个村都讲好故事,用故事吸引人,住下来品尝美食、美酒,停下来喝茶、聊天。重点挖掘整理并讲好苏东坡、文天祥、包拯、曾几、刘伯温、赖传珠、罗贵波的历史故事,讲好红色楼梯岭、霞峰“马前托孤”“红色娘子军”的红色故事,讲好天子地、仙人造字、铜锣鼓、淘金洞、崆峒精舍、仙人垇、狮子岩、化精石、滴水寨、龙脊岭、豺狗巷、古战场、古石门的神奇故事。

弘扬一种民俗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民俗是一种传承、一种习惯、一种情感,是在外打拼游子隔不绝、斩不断、忘不了的记忆、味道和乡愁。沙石镇各村都在继承民俗技艺,今年春节,各村的舞龙灯、做米果、吹唢呐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吸引各地摄影爱好者和新闻媒体聚焦,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同时,该镇把民俗产业化,把民俗打造成“商品”,成为消费新热点,保持民俗的可持续发展。

主打一个产业

坚持“一村一品”,初步发展形成了火燃的蘑菇、埠上的西瓜、双桥的生姜、龙岗的芋头、新建的腐竹、石角的茶油、峰山的蜂蜜、龙埠的葡萄、王田的龙虾等特色农产品。与此同时,还加强政企联合,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出精品包装的产品和伴手礼。

选好一种村花

花代表美好、代表希望、代表幸福的生活,更代表一种精神。选一种村花,就是选一种精神,选一种气质。沙石镇各村在村花的选择上,注重符合当地气候、土壤,契合当地民俗文化;在村花种植的布局上,选择在村组主要干道旁、祠堂众厅外、文化广场边;在村花种植的实施上,注重结合交通项目、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创作一首村歌

村歌承载着村庄风貌、历史和发展,对强化村民的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沙石镇通过“村村写村歌、人人唱村歌”活动,深入挖掘各村的人文历史、发展成果,把最具特色的东西挖出来,写进去。引导广大村民唱家乡歌、思家乡亲、赞家乡好、树奋斗心。通过创作、传唱村歌,唱出奋斗的声音、文化的声音和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声音,唱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理一份乡贤名单

乡贤是社会各界的杰出代表,是乡村振兴的坚实依靠。沙石镇推行乡贤尊崇法,积极引导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每年至少开好一次乡贤会,吃一次年饭,拉近乡贤感情;聘乡贤为镇乡村振兴发展顾问,担当监督员、宣讲员、调解员,搭建贡献平台;设立乡贤馆,将乡贤创业故事、创业精神和回馈家乡的事迹展现出来,广为传播,让乡贤愿回村、愿贡献、有平台、有作为。

梳理一套劳动力档案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精准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沙石镇在梳理劳动力档案工作中注重全面细致,一户一档,详细记载土地承包、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劳动技能、工作经历等情况;注重分类管理,区分种养能人、泥瓦匠、篾匠、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人才;注重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注重搭建服务体系,成立村集体劳务公司,将本村富余技能人才输送出去,拓宽就业渠道。

启动一次村规民约的修订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沙石镇致力破解以往村民民约理念陈旧、操作性差等问题,在各村启动修订一次村规民约的修订。以村民为主体,通过“乡村夜话”等活动引导村民参与村规民约的修订;以政府为指导,对修订的村规民约严格审查,确保合法合理可行;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利益导向,探索“积分制”管理模式,将村民日常行为细化、量化,并制定奖励措施。

开展一项乡风文明试点

沙石镇乡风文明建设以道德建设为引领,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实践活动为抓手,党员干部带头当志愿者,深入开展政策宣讲、助老扶幼、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引领新风尚;以文化活动为提升,组织开展书法绘画、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引导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以移风易俗为目标,通过宣传引导、模范评比、丰富精神生活,修弘扬真善美,摒弃陋风俗。

建设一个精品文明实践场所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沙石镇强化精品意识,全力打造一村一站,在场所上求精,依托老村部、老祠堂、老众厅、老榕树、老屋场等地,打造独具乡土风格的站所。同时,整合乡村振兴、乡贤捐赠等资金,补齐体育器材、影音设备、活动工具,精心组织引导村民进行集体议事、休闲娱乐、观影培训等活动。

推出一批农家乐和乡村民宿

农家乐、乡村民宿是补齐旅游业态的重要一环。沙石镇通过政府主导、各界参与方式积极鼓励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建设,先后举办农家乐星级评定和沙石“十大名菜”评比活动,鼓励现有的农家乐和民宿进行提升改造,做到一家一特色。在开发中,对保留完整的土坯房、竹林、水库、瀑布等资源进行重点推介,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农家乐和乡村民宿,鼓励各村成立村集体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民宿。

打造一条户外运动游线

峰山有全国最高的平均的负氧离子含量,是赣州的绿肺和城市的后花园,发展户外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沙石镇以一村一条户外运动游线为起点,进行宣传,引进户外运动团队,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游步道建设为提升,完善户外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户外运动基地建设为目标,积极包装项目,招商引资,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运动之山和户外天堂。

绘制一张村级导览地图

村级导览地图是一个村的名片。沙石镇通过绘制导览图,加大各村的宣传推广力度,做好景点推介,标明景点位置,景点特色和游玩项目,做好产业推介和服务推介,方便游客出行游玩。 

文/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 章璋

0
上一篇: 潮头观澜: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砥砺奋进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