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掌起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近年来曾荣获: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浙江省现代化社区学校、浙江省乡镇级社区教育示范学校、浙江省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宁波市标准化社区老年大学、宁波市十佳基层党校、宁波市优秀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宁波市特色示范成人学校、宁波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浙江省慈溪市掌起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紧紧围绕“服务社区,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助力乡村振兴”的办学宗旨,秉承“与时俱进,优化服务”的办学理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公民素养、人文艺术、职业技能、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以大力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素质。
为办好百姓身边的教育,学校始终坚持社区为根、特色发展,结合教育需求,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载体,开发形成四大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长期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接地气的教育活动。
精心开发数控车工培训项目
掌起镇及周边地区制造类企业集聚,长期以来数控车工需求量大。基于这一区域经济特点,2005年,掌起成校创新教育载体,精心开发数控车工培训项目,创建数控车工实训室。多年来,从校企合作办学到独立运作,学校已探索出“随到随学、学会为止、推荐就业”的培训策略,形成“模块滚动”培训模式,深受历届学员与企业的认可。
图:学校数控车工实训室 摄影/汤芳玲
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着眼教学软件,着力于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在行业专家指导下,学校自主开发了数控车工培训教材,并通过自主培养和校外聘请等方式组建起一支专业师资队伍,曾有两名教师到山东蓝翔技校和宁波技师学院进修获得高级工技能,并外聘从事教育培训的技师。学校采用“订单式”、自主报名方式及“滚动式”教育模式,解决了工、学矛盾,还多次同慈溪职高合作举办高级工培训班。
在市教育局与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不断改善硬件设施,投入百万元添置各类培训设备。学校改造了面积达160多平方米的数控实训室,创建了机电一体化数控编程实训室以及CAD制图实训室,共有8台数控车床、3台机床等专业设备供学员实操训练。
为了更好地拓展数控车工培训项目,学校还专门成立课题研究组,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课题《成人学校“模块滚动”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曾获宁波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数控车工培训作为学校亮点,曾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宁波市优秀培训项目、宁波市终身教育品牌项目。
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培训学员2990人,其中2542人获得中高级技能资格证书,80%以上学员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为本地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同时,依托数控车工培训室,学校扎实开展后备劳动力预备教育,已培训学员393人,其中95%以上学员毕业后均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学校也因此被评为浙江省后备劳动力预备教育优秀基地。
积极探索“融合式”社区矫正教育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社区矫正教育,创建了掌起镇社区矫正教育培训基地,长期与镇司法所及相关规模企业合作。依托学校教育、培训两大基地与镇社区矫正工作室,学校积极探索集人性化教育、个性化培训、适宜性就业于一体的“融合式”社区矫正教育之路。
图:社区矫正心灵驿站(心理辅导) 摄影/汤芳玲
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需求与特点,学校创新社区矫正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方式,将集中教育与分组教育、个别教育结合,一改以法制为主的内容,增加时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常规课堂教育之余,以“自主式”“菜单式”教育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主动性;以“圆桌夜谈”形成双向互动,发挥家庭成员的亲情感化作用;通过社区服务、团队活动,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原先职业、今后就业意向,学校为社区矫正对象免费提供各类劳动技能培训——“双证制”成人高中、普网培训、育婴师、家政服务、面点师和农业实用技术等教育培训项目,只要有意愿即可随班与其他学员一起参加培训。至今,已有156人参加学习,其中36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29人通过培训找到合适工作。
为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学校利用网络、宣传单等媒介,广泛宣传社区矫正的理念,增强公众的接纳度与帮扶热情;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组织各类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对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矫正对象,根据个体情况鼓励创业,或帮他们在设定为就业基地的规模企业找到适宜岗位。截至2020年底,已有242人如期解除矫正,其中37人在就业基地安置就业,其余矫正对象也已拥有一份工作。
“融合式”社区矫正教育已成为学校的教育品牌之一,其实践成果收获了许多荣誉:《融合式社区矫正》被评为浙江省成人教育品牌项目和宁波市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基于“教育·培训·就业”相融合的社区矫正实验》被评为宁波市社区教育优秀实验项目,《乡镇成校参与“教育·培训·就业”相融合的社区矫正研究》获得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精心培育“红村精神”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品牌
作为一个红色乡镇,掌起镇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以洪魏村、古窑浦村为典型的抗日根据地被史学研究者称为“浙东红村”。立足这一本土特色,掌起镇组织开展“红村精神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掌起成校积极参与其中,助力“红村精神”传承与红色文化传播,“红村精神”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项目被评为2020年浙江省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学习品牌。
图:红村精神红色教育 摄影:汤芳玲
活动中,学校主要负责“红村精神”教育活动方案策划、读本编写、讲解员招募等。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学校组织宣讲员培训班、专题讲座等。为夯实红色文化宣讲基础,学校与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室等部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读本《洪魏1944》《红色古窑》和视频课程《洪魏往事》;建立“教育+参观+体验”课程模式,开发建设古窑浦、洪魏红色精神、慈溪改革开放经验启示等系列专题课程和现场教学基地以及“不忘初心·四个一”体验式教学项目等。
近两年来,学校实验项目《立足本土资源,弘扬“浙东红村”精神的实验》成效显著,通过农村文化礼堂这一有效载体,不仅进一步挖掘了红色历史,提炼了“浙东红村”精神,还以研促建,加强了红色基地建设,以弘扬红色文化,让无形的红色精神可看可感,该项目被评为慈溪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一等奖、宁波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成果奖三等奖等。
做优做强“亲子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项目
为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好家风”引领新风尚,掌起成校联合镇妇联、镇玫瑰公益志愿服务队,发挥社区教育与群团组织的优势,开展“亲子阅读进农村文化礼堂”实践活动。
图:“爱与成长”亲子阅读活动 摄影:汤芳玲
近年来,该活动项目在陈家村、厉家村、戎家村、任佳溪村等文化礼堂设立了各式各样的“亲子学堂”,其中,在陈家村文化礼堂“车子屋民俗博物馆”开设亲子国学馆、亲子诗词诵读营,在厉家村、戎家村文化礼堂开设亲子阅读绘本营,在任佳溪村开设亲子教育实践基地。国学课堂每年举办两期,每期8课,绘本营每半月一次,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传统礼仪、经典诵读、绘本故事等,并安排有家风讲堂、素质拓展、全能表现力大赛、亲子阅读绘本展演等活动。
通过夯实亲子学堂基地建设,加强亲子阅读课程开发,优化亲子阅读师资队伍,构建“亲子阅读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等,目前,掌起镇已打造出独具本地特色的亲子阅读活动品牌。自2017年启动以来,该活动大受社区居民欢迎,参与人数期期满额,至今已开展5期亲子国学教育,累计200余人参加,举办97场亲子阅读绘本营,共2500余人次参与。
(作者,陆铭铭,慈溪日报记者;周巧丽,慈溪市掌起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教师 图 / 汤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