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城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充分发挥驻地高校人才集聚、科技成果富集优势,推动区属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基地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筑起校企优势互补、共生发展的“彩虹桥”,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省校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萝卜白菜有了大数据 农产品实现“云”上行
今年初,受疫情、寒潮等因素影响,全市部分蔬菜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小店区驻地企业太原市鸿新农产品有限公司综合平台数据,进行科学的冬春蔬菜储备和市场投放,既保障了市民用菜需求,又有效地平抑了菜价,稳定了市场价格。这一举措得益于该公司与山西大学合力研发的农产品大数据saas平台,通过saas数据平台使农产品采购、加工、销售、库存、损耗、物流等数据都实现了云端化,经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采集产品销售情况,能够快速调整供应链体系,最大力度减少种植户损失,保障市民蔬菜生鲜供应,实现农产品产销智能化。此外,该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申报的“一种差压的果蔬箱”实用性专利技术,已应用于公司果蔬生产运输中,实现了果蔬产品损耗率综合降低5%。鸿新农产品有限公司构建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市场”的生鲜新零售模式,带动本地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连续4年荣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红高粱走进大学堂 科技“因”结出丰收“果”
10月初,小店区农业农村局、山西国禾天元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山西省红高粱庆丰收活动,与基地农民共享收获的喜悦,这满满的喜悦背后,源自一次企业与高校的“牵手”。国禾田元公司是小店区区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联合体示范企业,2020年,为破解农业链条较短效益不高的困境,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了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该企业承担了山西旱作高粱产业集群项目的生产托管产业发展,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承担了该项目的公共支撑平台,由此,开启了校企合作促乡村振兴的美妙旅程。双方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标准化基地为载体,打造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旱作高粱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农产品品质显著提升,实现了高粱生育期一次性施用肥料不再追肥,而且施肥量同比减少20%,商品高粱出酒、醋率提高3%以上。当前,该公司已在小店区等7县(市、区)进行旱作高粱标准化基地建设和产后初加工项目建设,初步完成了有机旱作高粱基地的选择与基地土壤检测修复的工作,并在2021年续建项目标准化基地建设7000公顷,加之种子设备、仓储提升工程,总投资9978.6万元。
谷子藜麦定下“严标尺” 以标准化推进品质化
山西三安科技公司是小店区一家科技创新型农业公司,成立以来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多个示范基地合作进行种质筛查、土壤分析、数据统计研究,共同制订出有机旱作农业谷子、高粱、藜麦、黍子、水稻种植技术规程生产标准,为我省农业企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种植提供依据,填补了省级标准的空白。该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在部分地区建立有机旱作农业“三安模式”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公司提供标准操作规程、全生物化的生物制剂、肥料,园艺学院提供专家技术人员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种植示范技术,并与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太原土壤肥料测试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三安科研成果广泛运用于我省农产品生产及检测,实现农产品产量、质量双提升,助力农业发展、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目前在全省11个地市,68个区县落地应用三安农业模式,并建立100多个示范基地和有机旱作生产基地,涉及果树、蔬菜、主粮、杂粮、食用菌、养殖,水果,粮食、畜禽、有机旱作物食用油和黄酒等100多个品种的优质农产品。
图、文/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新闻中心 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