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治理 >> 浏览文章

黑龙江省依安县中心镇:开展“六化四有”模式 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

2021-12-24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乡村最大的潜力优势就是生态环境,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是抓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中心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坚持“基层党建+环境整治”为抓手,持续推进“六化四有”举措,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乡村振兴发展点燃“助推器”。

推行村屯“六化”标准,打造美丽家园“幸福乡”

中心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整治整改,要“面子”更要“里子”,在“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行人居环境“六化”标准,即主路要“硬化”;路上有灯要“亮化”;路两侧有树木要“绿化”;树下有花要“香化”;主干道两侧有栅栏,栅栏外无杂物,小园内物品柴草摆放整齐实现“美化”;农户房前屋后有垃圾箱,室内外干净要“净化”。紧盯安全饮水,卫生用厕、进户便道等,抓好基础设施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结合村屯情况,充分利用上级各项政策,因村而异,因屯而异。几年来,共修建硬化路190公里,屯内主路加宽5公里,修缮沙石路面75公里,完成边沟硬化4000延长米,安装各式围栏共计47400延长米,新增设太阳能路灯850盏(全镇累计达到1400盏)新增设垃圾箱550个(全镇累计达到1155个),新建入户桥涵48座,建设文化广场17处,文化活动室内17个,增设健身器材190台套,新建标准化篮球场1处。全镇116个自然屯实现主路硬化屯97个,占比84%;安装路灯自然屯47个,占比40%;配备垃圾箱自然屯 116个,占比100%。安装栅栏自然屯37个,占比32%;基础设施的完善使村屯更加规矩、美观、整齐,百姓出行更方便,更安全。

健全垃圾清运和处理体系。一是完善垃圾收集。中心镇按照“户投放、村收集、站分拣、村转运、镇处理”的模式,为全镇在家的6110户农户每户发放一个30升的垃圾桶,村屯街路两侧设置相应的垃圾箱,每村建立一个垃圾分拣站。由村里指定的保洁人员驾驶县里统一配备的电动车,用240升大垃圾桶将垃圾收集到分拣站进行分拣,分拣后的垃圾可回收的直接利用,能掩埋的就地掩埋,能进行闪蒸矿化处理的,由镇里的外包公司天时保洁公司统一运送到闪蒸矿化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农村生活垃圾有了去处,有效解决垃圾围村和垃圾围镇的问题;二是有效运营闪蒸矿化处理。南部8个村永胜、向阳、兴林、兴顺、自由、德庆、平等、团结送到向阳村闪蒸矿化处理站,北部9个村民乐、建设、和顺、中平、同心、丰收、兴盛、兴长、翻身运送到翻身闪蒸矿化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向阳闪蒸矿化处理站有3台炉,翻身村闪蒸矿化处理站有4台炉,两个站都委托给天时保洁公司统一运营,全天候不间断运转,生活垃圾的统一清运和闪蒸矿化处理使各村生活垃圾存量大幅下降,村屯周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三是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废弃农药瓶、农膜、农药袋等污染物垃圾的处理模式,强化“收集+无害化”处理,仅2021年全镇收集处理废弃农药瓶达40万个。

建设高标准粪污收集点。由于中心镇部分村屯地力偏弱,发展养殖业成为镇域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上级没有明令禁止村内养殖而整体出村养殖又存在困难的情况下,该镇形成了若干个养殖屯,其他非养殖屯中散养户也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粪污直排问题。不仅气味难闻,影响村民生活,长期下去也会污染地下水质,影响村民身体健康。为此,该镇逐户排查,逐户做工作,要求所有养猪户必需下罐体,液体粪尿由村里负责收集统一运走,牛羊粪和干的猪粪由养殖户自行运送到村里建造的粪污临时堆放场所,由村里负责转运到信得粪污处理公司进行处理。中心镇生猪散养户243户,下罐体134个,建设三防临时储粪池86个,其余23户养殖数量少,将粪污送至村级临时收储点。中心镇按照上级要求,建设粪污收集点18个,分别为1200平沤肥点2个;160平钢筋混凝土结构储粪棚2个;300平塑料大棚式储粪棚14个,实现村村全覆盖,棚棚都有粪,收集清理畜禽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580立方米。

强化引导“四有”教育,带动全民共建“示范村”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心镇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各屯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开展“三有”教育,即有宣传引导、有村规民约、有典型带动,为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村屯环境。

有宣传引导教育。中心镇通过116个村村通广播、20个微信群、17个公示宣传板,以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股东代表会、村民小组会议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户要意识到环境卫生工作不仅仅是村里的工作,更是关乎每家每户生活和健康的大事,大家都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进来,自觉承担起管理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自己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同时也监督和制约他人不造脏,使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逐步提高环保意识,提升整个村容村貌的整洁水平。

有村规民约约束。中心镇动员各村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坚持村务会定期通报,纳入村民小组长绩效考核,纳入“五星文明户”评选,与年度评比挂钩,围绕农村垃圾管控清运、畜禽粪污设施建设、黑臭水体防范治理、农村改厕管护服务、残垣断壁拆除清理等短板弱项,突出抓好农村垃圾、厕所、污水、菜园、能源革命及村庄清洁行动等重点工作,坚持办实事办大事,确保落到实处,群众信服。

有典型示范带动。典型引路路最宽,样板说话话最灵,中心镇注重因地制宜,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形成一种村级事务大家决策,人人都是主人翁,个个都是村形象的风气。在镇村两级,突出重点,不搞平均主义,按照“整治一般村、帮建重点村、提升优质村”的思路,用“优质村”辐射带动其它村,对每个村会诊把脉,全面覆盖到每个村组,自然片和街道角落,逐步提升整体质量。如在兴胜村、建设村,注重树立卫生文明户典型,大张旗鼓的宣传优秀事迹,积极组织村民小组长到文明户家里参观学习,推广应用,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营造“乡村是我家,干净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有奖惩制度激励。实践证明,“迎检式”的方法来抓人居环境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不但效果不好,百姓满意度也不高。为此中心镇各村根据本村情况制定了日常维护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村情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兴林、兴盛、建设、民乐等村成立了由党员和村干部以及公益岗组成的卫生清洁队伍,定期对各屯卫生进行清洁。兴长、向阳、和顺、团结等村将环境卫生管理以屯为单位,对外公开竞价发包,组织相关人员每月进行检查考核,年终根据考核情况兑现报酬。同心村将各户房前屋后的卫生承包给农户,把卫生状况的好坏与股东年末分红相挂钩,促使农户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变环境整治“旁观者”为美丽乡村“建设者”。

图、文/黑龙江省依安县中心镇党委  周爽

0
上一篇: 致富路连起幸福网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