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看似热热闹闹的宴席,实则是铺张浪费的“面子礼仪”。为进一步除陋习、树新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中心镇党委切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灵活运用“党建+移风易俗”模式,打出陋习整治“三张牌”,通过各屯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引导广大群众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吹拂着村屯角落。
打出建章立制牌,推乡风建设“入户上墙”
“以前我们村结婚,礼花满街,大操大办,高额彩礼,一个个都像沉重的包袱压的人喘不过气”建设村村民薛伟强感慨说道。为切实整治农村不良风俗现象,中心镇灵活运用“党建+”模式,强化党建引领,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在“文明乡风”上精准发力,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比阔斗富的歪风,突出靶向施策,完善建章立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组织的作用,强化“四会”建设,通过全镇116个村村通广播、20个微信群、17个公示宣传板,让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组织“强力发声”。动员村民百姓自发参与制定“新风民约”,对陋习糟粕作出“硬性规定”,让新村规民约入户上墙,新文明风尚入脑入心。
打好典型示范牌, 令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典型引路路最宽,样板说话话最灵,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需要全镇上下共同努力。
一是党员干部作带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好、维护好、宣传好移风易俗的规章制度。各村党支部落实“移风易俗微党课”、慰问孤寡老人、强化卫生整治、评比五星新农家等主题党日活动。要求村“两委”成员、网格长、村民党员等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头履行“四个不许”,落实“三项承诺”,不人情消费、不摆宴席、不聚集聚会。二是优质靓村作示范。中心镇在镇村两级,突出重点,按照整治一般村、帮建重点村、提升优质村思路,用兴胜村、兴林村等整洁卫生“优质村”辐射带动其它村,对每个村会诊把脉,全面覆盖到每个村组,自然片和街道角落,逐步提升整体质量。以“治垃圾、治污水、治厕所、治违建”为重点,对各脏乱差现象进行治理,唤醒广大村民参与移风易俗,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三是文明好户作典型。注重树立卫生文明户典型,大张旗鼓的宣传优秀事迹,积极组织村民小组长到文明户家里参观学习,推广应用,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营造“乡村是我家,干净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一开始村民们还不是很注重移风易俗工作,但当看到村里党员干部的积极作为、带头示范后,大家纷纷响应,现在村里移风易俗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兴林村党支部书记盛加春十分欣慰地说道。
打响激励奖惩牌,让文明风尚“落地生根”
对婚丧喜庆“红黑榜”、聚众赌博歪风陋习、封建迷信糟粕残余,进行严管和奖惩“双刃出击”,确保移风易俗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落地。中心镇根据各村情况制定了日常维护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村情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兴林、兴盛、建设、民乐等村成立了由党员和村干部以及公益岗组成的移风易俗整治队,定期对各屯进行巡查管理。兴长、向阳、和顺、团结等村以屯为单位,对相关屯长、网格长每月进行检查考核,年终根据考核情况兑现报酬。同心村将各户房前屋后的卫生作为考核重点,对垃圾乱扔、脏水乱泼情况进行严厉批评、责令整改。对长期保持卫生整洁现状的居民颁发“文明示范户”荣誉称号,促使农户自觉维护文明乡风,逐步在全镇形成“文明乡村,全民共建”的普遍共识。
图、文/黑龙江省依安县中心镇 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