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6月30日这个时点的过去,上半年国内光伏市场的“抢装潮”终于告一段落。展望未来,光伏产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光伏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认为,光伏产业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他预测,在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4个特点:
1.“领跑者”的基地会越来越多,“领跑者”组件会供不应求,高效且能量产是光伏产品的竞争点;
2.成本尤其是资金成本将成为电站投资商的核心竞争力,央企、国企以及能靠增发获得低成本资金的上市公司将在电价竞争中获得血统优势;
3.分布式开始上路,但分布式的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
4.光伏扶贫是条出路,可场址、土地、并网还有良莠不齐的地方官员都是问题,挑战会更大。
6月30日,一个简单的日子,对光伏人来说却有不同的意义。有的人视它为大限来临,有的人则如释重负。它真的象征着旧时代粗放型光伏模式的结束、代表着新阶段光伏时代的到来吗?6.30之前我们忙于建设并网,6.30之后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6月30日过去之后,我突然发现这个日子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有人说,6.30后中国光伏一切都变了——产能过剩、组件价格下跌,后果很严重。但是,这些事情即使在没有6.30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任何国家都会因为一个重大补贴政策调整而引起一波抢装潮,之后,需求回归正常,但这个市场不会因此而突然没有了。很多国家也会由于电网改建速度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等而从鼓励集中式地面电站转向分布式,但也会因为国家对于清洁电力需求的变化再从分布式转向集中式,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然大家都认为要通过产业升级淘汰劣质产能,避免劣币逐良币,既然大家都相信光伏的最大特点就是最适宜分布式发展,那又有什么好恐惧的?
是的,游戏规则变了。
1.“领跑者”的基地会越来越多,“领跑者”组件会供不应求,高效且能量产是光伏产品的竞争点;
2.成本尤其是资金成本将成为电站投资商的核心竞争力,央企、国企以及能靠增发获得低成本资金的上市公司将在电价竞争中获得血统优势;
3.分布式开始上路,但分布式的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
4.光伏扶贫是条出路,可场址、土地、并网还有良莠不齐的地方官员都是问题,挑战更大。
很多人问我,老板,怎么办?没什么怎么办。政府在摸索,企业在摸索,甚至连客户都在摸索。只要不渎职,总是有办法。只是,我们自己真的要转变了,转变思维、转变态度、转变行动。
过去我们和对手赛跑。比产能、比出货量、比毛利率,毫不轻松;但未来还要比对市场变化的感知力、适应力、行动力。这不仅仅是销售部、开发部、工程部的事情,更是公司上下所有部门都要有的意识,都要转变自己来学习它、适应它、驾驭它,在挑战中找到机会。
在春夏之交的暴雨中,过往的成绩、今日的不安,都会被冲刷干净。新政策或许会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移动,但寻找答案的方式是,把自己从单一的小点中抽离出来。愈担忧,愈走不远。面对这场物竞天择的规律,理解发生的现象,并正确提出改变方案。
2016年不是黑天鹅,但这一年也不会是灰白和空茫的。
(本文作者系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