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英国和日本正式签署了《英日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UK-Japa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这是英国自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离欧盟后签署的首份重大自由贸易协定。分析认为,在英国与欧盟等多方开展贸易谈判之际,前述成就或为英国推动谈判注入强心剂。
当前英国政府一直强调,脱欧后,将会有机会与各国自由商签贸易协定,以打造“全球化英国”(Global Britain)。除了日本,英国还开启了同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贸易谈判。
英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规模并不太大。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英日双边贸易总额为380亿美元(同一年,英国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约为957亿美元);英国是日本的第十二大出口市场,日本是英国的第十一大出口市场。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是日本?
“实际上,英国人还是有考虑的。英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谁?欧盟和美国。但是,英国与欧盟或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难以速成,且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成就,与日本的就不同了。欧盟和日本已经签署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英国和日本的自贸协定是以此为基础和模板的,然后双方再针对一些重点领域扫清障碍(这些障碍也不大),所以英日自贸协定很快达成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曲兵这样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分析。
他指出,对于这份自贸协定,英国和日本都“有些着急”。英国需要这样一份“成果”,借以对国内民众、对欧盟展示英国脱离欧盟后的“独立生存实力”,毕竟有很多欧洲人并不支持英国脱欧;而日本在英国有很多投资,一旦英国在今年年底(过渡期结束时)彻底离开欧盟,在没有双边贸易协定的情况下,日本的投资很可能受影响。“整体上,这份协定对英国的象征意义大于短期经济收益,它具有一定的宣传效果。”
截至2019年9月,日本企业在英国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810亿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法国和荷兰的第五大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国。在英国,近1000家日本企业雇佣了超过15万人。此外,日本对英国的投资涉及金融、汽车、核电、高铁等诸多领域。
今年6月份,英国就对外宣称寻求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此番英国与日本达成的自贸协定,或将成为英国加入CPTPP的“跳板”。
CPTPP现有成员国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11国。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均为“五眼联盟”(世界最大情报组织)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