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国 际 >> 独家 >> 浏览文章

看中美签署经贸协议后的巴西大豆出口走势

2020-02-05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寇佳丽   加入收藏
 巴西经济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巴西出口总额为2058.6亿美元;其中,前五大出口目的国分别为中国、美国、荷兰、阿根廷与日本,占巴西出口额的比重分别为28%、13%、5%、4%、2%。

    巴西对中美两国的出口份额2017年为34%左右,而2019年,这一数据就达到了41%。

    上述增长主要归功于中国。数据显示,2017年底-2019年底,巴西对中国出口份额占比增长约6%,即从22%增长至28%。

    谈论巴西对华出口,不得不说大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每年要向世界购买9000万吨左右的大豆。这一数据在2017年达到历史巅峰,9552.6万吨;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3285万吨,从巴西进口5093万吨。

    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仅从美国进口大豆1660万吨,但从巴西却进口了6610万吨。2019年,随着中美贸易局势的缓和,中国进口美大豆的数量有所增加,为1694万吨;进口巴西大豆的数量为5767万吨,同比有所减少,但仍高于中美贸易摩擦前的数据。

    “可以说,这两年,巴西是中国大豆市场最大的胜利者。2018年,巴西大豆占中国大豆进口量的75%左右;2019年前10个月,这个比例还在维持。不过当时,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数量已经开始明显减少。”南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教授王萍这样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2019年10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379.3万吨,同比减少42%;11月,进口386万吨,同比减少24%;12月,进口300万吨,同比减少27%。

    王萍告诉记者,造成上述变化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此前,随着中国需求的上升,巴西大豆价格水涨船高。尽管同时期内,巴西国内大豆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出口中国大豆的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前者。

    “我们自己是很清楚的,必须不断调整中国大豆进口格局,不能只依赖巴西或者任何其他一个国家。多元化进口大豆就是中国做出的一个选择。”王萍如此强调。

    2018年12月19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消息,中国与玻利维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多民族玻利维亚国农村发展和土地部关于玻利维亚大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这一协议书的签署,标志着玻利维亚大豆可以正式向我国出口。

    2019年7月,中国同俄罗斯签订了俄农产品对华出口规模以及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要求修订协议,中国进一步确定了对俄罗斯农产品的对华出口标准。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批准从俄罗斯所有地区进口大豆。

    王萍指出,中国同时还在扶持国产大豆的种植与生产,采取促进国内大豆产量的措施,进一步减少对单一大豆出口国的依赖。

    她说:“中国进口大豆政策的不断调整自然会带来一个结果,就是我们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环比看整体在减少。或者说,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需求在下降。对巴西来说,这是一种损失。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1月份,巴西政府决定对一些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额外收取费用,因为他们想要弥补自己的‘损失’。这种做法并不明智,于中巴经贸往来无益。”

    今年1月,巴西先后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尼龙纱线、摩托车轮胎收取额外进口费用,为期5年。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巴西之所以选择这样做,亦是为保护本国行业与市场不受损失。

    与此同时,巴西大豆出口在走“下坡路”。1月份,巴西出口大豆148.83万吨;去年1月为204万吨,去年12月为344万吨,同比、环比均明显减少。

    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副教授李仁方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西大豆出口近期的确经历了大幅度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前后,中国增加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与美国大豆价格相比,巴西大豆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2018年,为了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中国储备性地进口了大量大豆,目前国内大豆储备充足,所以我们花高价购买大豆的意愿也就下降了。此外,中国自身对大豆的进口需求也是变动的,比如要考虑猪瘟等因素的影响。”

    李仁方认为,中美经贸协议对巴西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短期内会形成一定影响,长期看却并非如此。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带动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就带动中国对巴西农产品的需求。这意味着,长期看,中国对包括大豆在内的巴西农产品的需求还是会增长的。此外,巴西也在积极扩大农产品的海外市场,在印度、欧洲推销自己的产品。”
0
上一篇: 伦敦人民币离岸交易量创新纪录
下一篇:世界各国应团结协作战胜疫情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