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国 际 >> 独家 >> 浏览文章

疫情提升了无协议脱欧的可接受度

2020-06-08 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寇佳丽   加入收藏

    6月5日,英国与欧盟针对“未来关系”的第四轮谈判(也是目前最后一轮)正式结束,而双方仍未在任何重点谈判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平竞争、捕鱼权等问题尤其如此。

    《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梳理了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的日期)以后的四轮谈判发现,“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句评价,适用四轮谈判中的任何一轮。

    第一轮谈判,3月2日-5日,双方主要集中在谈判程序上,对实质性内容仅做了讨论。

    第二轮谈判,4月20日-24日,双方主要围绕商品、服务贸易、渔业和公平竞争原则等议题展开谈判;其中,公平竞争环境、经济相关警务和司法合作、协议的性质与结构、渔业问题是重点谈判领域。结果进展有限。

    第三轮谈判,5月11日-15日,渔业和公平竞争条款是双方谈判难点,结果进展有限。

    第四轮谈判,6月2日-5日,主要针对渔业、公平竞争环境、航空、能源等展开谈判,双方分歧严重,用欧盟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的话来说,“什么协议也未达成”。

    “确实如此。从公开消息来看,每轮谈判过后,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巴尼耶总在强调谈判时间的紧迫性,强调双方希望在谈判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现实情况是,就算英国与欧盟各自都需要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就算各自都有各自的困难,双方也无法逾越现有分歧,甚至双方在想要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上,都没有达成一致。”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一凡这样强调。

    他指出,无论从整体谈判框架上还是谈判细节上看,英国和欧盟都存在根本需求上的不一致。

    针对协议本身,英国想要同欧盟达成类似欧盟与加拿大的自由贸易协议。不过欧盟不同意。欧盟坚持认为,如果英国想要享受欧盟单一市场的便利,就要接受单一市场的规则。

    英国追求“加拿大模式”是有原因的。

    在“欧盟-加拿大综合经济与贸易协定”(Comprehensive Economic and Trade Agreement,CETA)下,双方交易商品的98%可获得免税;加拿大与欧盟在特定行业互相承认彼此的专业资格认证;欧盟法院无权管辖加拿大法院,加拿大也不必为欧盟预算“做贡献”;加拿大无须遵守欧盟单一市场规则。

    “不过,英国与欧盟的谈判与CETA有很大差距。CETA主要针对欧加经贸,可英国和欧盟之间是‘未来关系谈判’,关涉方方面面,经贸关系只是其中一个重点。因此,欧盟希望打包谈判,一揽子谈完。英国则希望具体问题具体分割,这样于自己而言更有利,可在谈判中争取更多好处。”董一凡这样分析。

    英国与欧盟在捕鱼权上的分歧亦如此。

    英国希望完全拿回水域和渔业的资源控制权,是否允许欧盟渔民进入英国海域捕捞要每年谈一次,最大限度体现英国对领海享有的主权;而欧盟则希望为后脱欧时代建立一个规范化制度体系,借此保持成熟、可持续的制度框架。

    种种迹象都在暗示无协议脱欧的脚步越来越近。

    近期,英国央行甚至发出警告,要提前做好准备,英国可能无法在年底脱欧过渡期结束之前与欧盟达成协议。疫情已经对英国经济造成很大冲击,若无协议脱欧落实,该国经济岂非雪上加霜?

    对此,董一凡分析说:“英欧滑向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确实在增加,但无协议脱欧对英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最后却可能并没有先前人们认为的那么可怕。今年1-3月份,因为疫情而实施的管控措施,令欧盟对英国的出口同比下降15%;而一些机构预测,今年二季度,英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将同比下降13%还多。这种背景下,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大家在控制疫情并恢复经济的同时,就顺带把无协议脱欧带来的损失一并处理或挽救回来了。”
 
0
上一篇: 相知无远近 万里尚为邻
下一篇:与时间赛跑 递爱心物资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