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5日,美股三大股指低开,伴随着美联储宣布将采取提振经济的新措施,三大股指盘中反弹冲高。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涨0.62%、1.43%、0.83%。
作为2020年以来广受关注的话题,美国股市的热度绝对可与新冠肺炎疫情、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的抗议骚乱齐名。
迄今为止,美股共发生过5次熔断,而其中4次发生在2020年。
3月9日,美股和美债同时熔断。收盘时,道指、纳指、标普500三大股指跌幅都超过了7%,分别为-7.79%、-7.29%、-7.60%。
3月12日,美股发生本年度第二次熔断,收盘时三大股指跌幅皆超过9%。
3月16日,美股本年度第三次熔断出现,收盘时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2%。
3月18日,标普500盘中大跌7%,第四次触发熔断机制,收盘时三大股指分别为-6.30 %(道指)、-4.70 %(纳指)、-5.18%(标普500)。
3月24日以后,美股在震荡中上涨。5月8日-6月8日的一个月内,道琼斯指数上涨了3200多点。
不过前述走势很快迎来了“挫折”。当地时间6月10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目标区间,同时预测美国经济2020年将萎缩6.5%。11日,美股三大股指低开低走。当日收盘,道指跌1861.82点,报25128.17点;纳指跌527.62点,报9492.73点;标普500跌188.04点,报3002.10点,盘中一度跌近6%,距离触发熔断仅差1%。
“美国股市,要说‘大起大落’,3月份确实如此,但现在这样说就已经不合适了。美联储宣布维持当前利率,没有降息也没有升息,说明美国经济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换言之,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在复苏了。既然复苏了为什么股市不升反降?那是因为美股炒流动性,炒预期,原本人们认为美联储会继续降息、给市场增加流动性,结果发现没有,所以市场开始理性回归,表现出来就是股市在调整。”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如此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永福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股市对各种信息较为敏感,反应迅速,其中市场预期对股市走势作用很大。
他说:“4月初,美国新增病例出现缓慢下降,投资者认为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再加上5月初各州分步骤复工,因此美股一度明显上涨。可是近期,美国疫情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持续好转,反倒出现局部反复,这给投资者增添了新的担忧,人们担心大面积停工再一次出现,也担心疫情会常态化,对市场的预期下降,股市因而再次明显下跌。”
而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教授看来,美股在6月11日大跌1800多点以及此前的表现都印证了一个事实,即“美国股市已经与美国经济基本面脱钩,两者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他说:“现在的美国股市有一个比较诡异的特征,就是越垃圾的公司,一定时期内,越能上涨,比如惠廷石油(Whiting Petroleum,美国一家页岩钻探公司)。今年4月至今,惠廷石油股价累计涨幅835%,但该公司早在4月1日就申请破产保护了。类似惠廷石油这样的公司,已经是僵尸公司了,即其业务收入无法覆盖利息支出,等于说公司的存活完全依靠资金注入来维持。在美国,这样的公司不在少数;在美国股市,不少这样公司的股价还在上涨。这意味着,美国股市已经跟美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