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起,德国将担任为期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在欧美分歧日益凸显、矛盾“多点开花”的大背景下,如何定位欧盟与美国这对传统盟友的现实关系,采取何种对华态度,成为“掌舵者”德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分析指出,欧美之间的矛盾既反映出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对垒,也是不同利益诉求的冲突。这些矛盾在新冠肺炎疫情等问题影响下呈现加速发展势头,或已令欧美关系出现“结构性变化”。
未来,欧洲将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更大独立性。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近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尽管在过去诸如金融危机或移民问题等的严峻形势下,人们看到“欧洲还没有为抵御危机做好充分准备”,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空前挑战,“所有成员国对维护强大的欧洲单一市场并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上展示自己都抱有真正的兴趣”。
更早些时间,默克尔在题为“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外交及安全政策”的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对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工作重点及对华关系做了详尽阐述。
她提出对华关系是德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工作重点。“欧盟对积极塑造对华合作抱有巨大战略兴趣”。她希望德国任内能推动达成中欧投资协议;促进全球卫生健康合作,改进全球疫情透明度标准;加强中欧双方对非合作的协调,建立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自2013年开始,中国和欧盟举行投资协定谈判,至今谈判开展了近7年,到今年5月底共举行了29轮谈判。而近几个月来,中欧双方谈判团队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积极推进谈判,3-5月份共举行了三轮谈判,工作富有成效。目前,双方也已商定了未来几个月的谈判安排。
中国欧盟商会近期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欧盟企业在华开展业务面临巨大挑战,但仅有11%接受调查的企业表示,会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大多数欧盟企业仍将继续在华发展,并扩大投资。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4.86万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8%;同年,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总额为2057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91元),中国连续第四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编辑:寇佳丽
资料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贸易报、中国商务新闻网、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