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0年8月31日18点52分,布伦特原油实时油价46.48美元/桶,美国WTI原油实时油价43.53美元/桶。
8月31日,国际油价上涨超1%。在供应过剩的市场环境下,需求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原油供应的减少、中国各方面令人鼓舞的数据等,都支撑了油价。
“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特别是俄罗斯还同沙特打了一场价格战,而油价期货一度出现负值,随后油价开始平稳并且慢慢爬升到40美元/桶以上。不过,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可以预见,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会维持在当前水平,若上升也会在45美元/桶上下浮动,大概率不会攀升到更高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永中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如此分析。
他指出,上述推测的主要逻辑在于,当前国际油价还是由市场供需决定,尤其是需求端。
从需求端看,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经济已经走过了谷底,一些国家已经看到了恢复态势,居家隔离的措施也多在解除过程中,这些都会带动原油市场需求端的恢复,从而带动油价小幅度反弹。
与此同时,油价也很难在今年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
“欧洲、美洲国家尤其是美国、巴西、墨西哥等,这些国家并未有效控制疫情;在一些国家,疫情甚至蔓延得还很快。疫情没控制好,消费自然难以回到从前,油价的反弹也因此会受到限制。中国经济启动得比较快,但其他国家相对慢一些,而我们的很多制造业企业与进出口密切相关,因而这些企业的恢复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王永中这样解释。
从供应端看,目前国际原油仍处于减产阶段,某些OPEC+(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成员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OPEC产油国)国家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消息显示,因担心石油需求复苏缓慢,OPEC+正在向产量超出目标的产油国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今年8月-9月进一步减产。
定于4月21日开始实物交割的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遭遇史上最疯狂的抛售。截至21日凌晨2:30,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结算价收报-37.63美元/桶,历史首次收于负值,下跌55.9美元,跌幅305.97%,盘中最低报每桶-40.32美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教授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原油期货出现负值,其直接原因在于美国库欣仓(库欣,地名,美国石油枢纽)满仓,“因为理论上来说,WTI的油是先存储在这个地方的,东西多了自然不值钱”。
不过,要说决定油价的根本原因也还是要看供需端。
“现在国际油价是谁带动起来的?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消费市场。今年剩下来的时间里,疫情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一方面,如果说希望通过改善经济基本面来带动国际油价上涨,可能性真的不大;另一方面,突发的冲击因素比如政治或金融事件,或许会令油价上扬。此外,秋冬季节,如果疫情仍在欧美国家传播,油价还存在下调空间。”贾晋京如此强调。
2019年,国际油价一度达到75.60美元/桶,且大部分时间里,油价保持在60美元/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