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政府颁布命令,决定自2月1日至6月30日,对向欧亚经济联盟以外国家出口的大豆实施出口关税,出口关税税率应为完税价格的30%,但不低于每吨165欧元。
去年12月份,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就已向公众公布了对大豆出口征收出口关税的政府令草案。当时,该部门解释称,关税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大豆加工设施的利用率,抑制大豆加工产品价格上涨。近日,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再次指出,这一决定与国际大豆价格上涨有关,旨在保障国内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
“对出口大豆征收出口关税,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限制出口的目标。假设一吨大豆在俄罗斯国内卖100欧元,拿到国际市场上能卖110欧元,那大家可能就更乐意把大豆卖到国际市场上;假设只征原价格20%的出口关税,之后再卖到国际市场,一吨大豆至少需要120欧元,国际买家或许就降低甚至没有购买意愿了;但此时,俄罗斯国内的大豆价格可能并没改变。”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主任徐坡岭这样解释。
他指出,针对大豆出口加征关税的决定,在俄罗斯内部也引起了讨论,大致上有两种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2020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不断冲高,俄罗斯应该借机扩大出口、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从而形成更好的销售网络与销售模式;所以,此时对出口大豆征收较高出口关税,可能会损害过去一年多俄罗斯为扩大市场做出的努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大量出口粮食可能会造成俄罗斯国内供给减少,于俄罗斯稳定物价、保持合理通胀水平不利,因此应该对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出口进行一定限制。
2018年7月-2019年6月,中国成为俄罗斯大豆的最大买家,包揽了该国大豆出口总额的93%。2019年四季度,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25.41万吨大豆,环比增长82.81%。2020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进口俄罗斯大豆65.16万吨;同一时期,我国进口大豆总量达9280.3万吨。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寇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