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经济智库 >> 浏览文章

以“科创+产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20-10-14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副研究员 窦勇   加入收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产业基础最扎实、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以及后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构成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长三角地区应立足自身产业和要素禀赋优势,走出一条独特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以“科创+产业”为主要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位势,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谋划“X”型总体空间布局。主要是围绕两条轴线推动科创、产业资源流动和共享,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科创+产业”发展,从空间来看两轴相交呈“X”型,意为科创和产业的结合使未来发展具有无限可能。一条轴线连接上海与合肥两大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连接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重要工业城市,这条线上科创产业资源丰富,拥有2个国家科学中心、众多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上海对外开放的龙头作用、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为长三角地区对接全球科创和产业资源、参与国际竞争服务。激发安徽创新活力,推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利用江苏科教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等优势,加快推进沿沪宁产业带发展,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另外一条轴线沿海而下,连接江苏徐州、宿迁、淮安和浙江杭州等地,将苏北等经济后发地区和杭州新经济地区连接起来。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跨境电商发达,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等优势,带动苏北文化旅游、大健康、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及配套产业发展。

把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长三角“科创+产业”发展高地。立足上海国家科创中心、开放高地以及政策高地等优势,将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高技术产业、科创要素流动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的高地。充分利用自贸区开放制度优势提升产业能级,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等,推动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打造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发挥临港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等优势,推动科创、产业要素的内外双向流动;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协同创新发展,就重大科研项目、重大产业开展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参与新片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支持新片区优势产业向长三角地区拓展形成产业集群。

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完全靠市场自发力量也搞不好,要发挥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当前要通过编制“十四五”专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统筹配置长三角科创和产业资源配置。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性成果。积极探索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江浙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引导或投入适量资金支持鼓励。综合运用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技术标准等政策工具,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

鼓励科研人员深度参与产业创新活动。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长三角走“科创+产业”之路,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型人才在科研以及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落实好创新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构建创新导向型分配机制。营造使人才潜心创新的软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后备力量,并实施开放灵活的海外高端人才集聚政策。

加强应用技术供给。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是我国产业创新的一个薄弱环节,导致应用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为此,要学习借鉴美国斯坦福OTL模式、台湾工研院以及我国深圳先进院等的成功经验,在长三角布局、建设一批新型应用技术研发促进实体,如产业创新中心等,将其定位为介于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性质的非营利事业单位,或者称为公益类财团法人,既不是传统的孵化器,也不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多方主体联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性领域,生产知识产权产品,解决应用技术有效供给不足问题。

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将应用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变成实际产品和服务的最后环节,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一步。长三角是我国工业设计最发达的地区,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全球创新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长三角应将工业设计作为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探索一条新路。要完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生态,围绕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布布局工业设计产业链,引进一批工业设计龙头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培养本土工业设计企业。


0
上一篇: 肖金成:一体化不是“一锅烩”
下一篇:科学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