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政务 >> 浏览文章

持续不断抓好抓实营商环境

2021-03-02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中华科基会营商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玠   加入收藏

营商环境是影响企业设立、发展、成长、成熟等全部周期的各环节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是一个涉及政治、制度、法律、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巨大工程,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


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第三方评价的有效推动,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国家大力实行放管服改革,国家层面削减审批事项46%、投资核准事项90%,工业生产许可证种类压减1/3,推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改革商事制度,实行“先照后证”、实缴转认缴、“证照分离”、企业简易注销和简化审批流程等改革,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提升了便利度,企业开办、建筑施工许可等领域的手续、时间和成本大幅压缩。

二是企业成本显著下降。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下,“十三五”期间通过深化税制改革、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等,市场主体税收负担得以有效降低。

三是政府服务便利度有所提高。持续减程序、减证明、减时间、减成本,创新服务方式,实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在线服务平台与实体政务大厅加速融合,“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在许多地方成为现实。

四是市场公平竞争得到改善。放管结合,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综合执法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信用平台、企业信用信息监管平台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升了监管公平性和有效性。

五是法治化建设得到加强。根据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多轮“立改废释”,制定出台了一批相关法律法规,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国务院部门审批事项清单均已向社会公布。颁布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并于2020年起在全国实施。先后在上海等地设定18个自贸试验区,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占据“制高点”,并将负面清单、证照分离、便利贸易等改革向全国复制推广,例如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上海,从签订协议到破土动工仅用5个多月时间。


我国营商环境依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是显著的,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改革进程不平衡。从不同地区看,世行营商环境报告的评估以北京、上海两个中心城市为样本,国内评估大多以大中城市为样本,并不代表不同地区营商环境都处于同等水平。从不同领域看,改革进展也有快有慢。从不同层次看,存在进度不一、上下脱节等情况,如在简政放权问题上,既有上级部门明放暗不放、放责不放权以及中层“梗阻”问题,也有基层接不住、管不好、落实不力问题。

法治保障存有不足。例如证照分离改革、告知承诺制、建立信用体系等,都涉及法律问题,这方面的立法显得滞后。再如,一些地方还是习惯用决定、暂行办法等文件形式确定制度,导致政策不稳定。从执法看,执法不公、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依然存在。从司法看,存在着对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公信力不强等问题,有的地方依然存在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司法权的现象。

相关领域存在制度性问题。例如,在市场准入环节,办理建筑施工许可,手续繁多耗时长,行政许可领域依然存在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变相审批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地方对民营企业、异地企业存在歧视性规则,形成地方保护,对公平准入形成制约。在生产经营环节,虽然近年来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负担,但我国企业税费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制约民企、中小企发展的痛点堵点。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关键是要把握改革规律,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营商环境的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并不断持续深入实行放管服改革。

一要不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要把改革举措制度化和法制化,形成法治化市场经济,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建立网上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可视化,确保用权有效监督。要强化法律规范,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处理政商关系。

二要不断优化服务环境。优化政务服务,不仅是为市场主体办事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而且还应增强服务意识,根据市场主体需求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增强企业公众的获得感。政府部门在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电信等业务上,要推动相关企事业单位公开服务项目、标准和收费,优化相关流程,发展线上申请和支付功能,大幅压缩办理时间,实现公用事业服务透明化、在线化、可及化。

三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只有从制度变革入手,重塑相关领域的办事制度,才能彻底破解痛点堵点。


0
上一篇: 小康路上不让一人一户一村掉队
下一篇:炒货抄起大产业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