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扎根基层 智慧带动乡亲致富--记宁晋县北河庄镇北三村书记 史国红

2021-05-12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作者:田建忠 李倩   加入收藏

经济网河北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这些人虽然在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心系群众、与时俱进,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北河庄镇北三村书记史国红便是这样一名党员干部,他用日复一日的艰辛探索,帮助乡亲解决实际问题,带领他们走出一条致富新路。

不惧艰辛 解决乡亲切身难题

到今年,史国红在北三村任职已经10多年了,他十年如一日,不惧艰辛,从解决群众切身难题入手,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让群众成为探索乡村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力”。

要想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史国红刚到北三村时,那里非常落后,村容村貌无从谈起,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尤其对于村南的群众而言,一条深1米的水沟阻断了村南群众与外界交流的通道,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史国红排除万能集资修路,让老百姓看到了村干部的干事“激情”,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除了交通问题,北三村还存在很多问题,史国红从这些问题入手,将这些问题各个击破,尤其对于一向难以解决的低保问题,史国红更是将村里的党员和代表召集起来,公开透明底选出5户低保户,让群众对选出的这几户低保户心服口服。“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只有优先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事,才能彻底赢得他们的支持。他们的支持是我做事的底气。”史国红说。

为了改善村容村貌,史国红更是不惧艰辛,多方筹措资金,将村子里的小胡同进行多次整修,他还通过努力,让北三村实现了公共照明和饮水全部免费。多年来,史国红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改善群众基本生活,通过多方筹措所得款项共计60万,他还组织修建了建立了宁晋县以南最大的文体广场共占地2000平米,广场建成后,他多次组织京剧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节目,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20年,他还组建蔬菜大棚,蔬菜大棚成立后,和河北积发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子公司)向村里承诺,每年给集体分两次交2万元。提到史国红,北三村的乡亲们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不忘初心 狠抓基层党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史国红知道,提升村民政治素质,才能构建起牢固的“战斗堡垒”,从2009年开始,他积极争取名额发展新党员,让更多群众称为党员,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

对于党员素质的提升,史国红除了利用“三会一课”制度让他们深入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章程以及规范,还创造机会让党员进行实践学习。他会组织党员去巨鹿参观蔬菜大棚种植、去西柏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去保定参观地道战,多元提升党员基本素质。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凭借艰苦奋斗、勇于探索、迎难而上的精神,史国红在2010-2011年宁晋县委委员会上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2012年7月宁晋县委员会上获得“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称号;在 2016年政协委员会上获得“模范政协委员”称号,他成为邢台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的乡村振兴“领头羊”。多年来他的奉献早已经深入人心,在三届换届选举中,史国红两轮都获得了满票,

与时俱进 带领群众创富

史国红有个爱读书的习惯,他总是为自己“充电”,他知道在祖国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他这样的基层干部肩上的责任更重。他明白“输血”不如“造血”,要想真正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还需要项目的引进。

2016年,在史国红的组织下,北三村村委会两委提出,一直搞基础建设不能发展经济,不能带领群众致富,他们商量后决定,成立了河北积发蔬菜种植公司,以村委会带头、村民自愿加入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由此,北三村实现了蔬菜种植、粮食种植、水果种植的格局:1000多亩土地流转为蔬菜种植;一小部分土地继续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一大部分种植水果等大棚作物。史国红号召村民进行机械化耕种,这样不但解放了劳动力,还提升了土地收入。

对于村里的贫困户,史国红更将他们记挂在心头,对于因病致残没办法种植土地的贫困户,有限流转他们的土地,按照一亩地1000元收入的标准进行流转。流转土地后,每年大田作物和大棚作物为村委会集体交付土地流转管理费一万元,这样一来不但保障了民生,还提升了人民收入,今年,宁晋县农业农村局向河北省农业厅申报北三村今年在种植200亩大棚作物。在史国红的带领下,乡亲们干劲十足!

(文、图/田建忠 李倩)

责编:田婷

0
上一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人社局:打造民心工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篇:山西省临汾市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税宣三十载”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