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 >> 浏览文章

甘肃省通渭县:教育扶贫结硕果 春风化雨育桃李

2021-04-27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李富忠   加入收藏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甘肃省通渭县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和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紧盯“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任务、紧扣“精准”二字,将脱贫攻坚同教育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从改善城乡尤其是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城乡师资队伍和抓好扶贫济困助学等工作入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全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渭县接受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捐赠

精准扶贫,教育先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通渭县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补齐教育基础短板,破解学生就学难题,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让更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贫困,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前程。

在通渭县各乡镇和行政村,最美、最漂亮的地方是学校,这是教育扶贫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走进通渭县马营小学,窗明几净、书声琅琅,该校坐落于马营镇东关村,2020年4月,依托通渭县“两类学校”建设项目,学校新建1828平方米的三层框架结构教学楼,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69人。

“今年我们建了新学校,我非常喜欢新学校,教学楼里有非常多的功能室,有计算机室、舞蹈室、象棋室等,我在这里学习得非常快乐。”通渭县马营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景望龙说。

2016年以来,通渭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共投入资金6.3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校安工程、全面改薄、温暖工程等项目,完成县职专、姜滩小学迁建,建成县思源实验学校、温泉路学校和各级幼儿园122所,改善246所学校办学条件,建成教师周转宿舍154套,配备教学及生活设备7.03万台(件、套),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推进“互联网+教育”和联盟办学改革,深化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和“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要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目标。通渭县把保障每一个适龄学生“有学上”作为扶贫的前提,建立县教育、扶贫、公安、民政、残联等职能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动态夯实教育基础信息、健全工作台账,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资助等惠民政策,确保贫困学生优先保障、资助对象精准确定、资金补助到户到人。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到通渭县思源学校调研督导教育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从庆阳远嫁到通渭县马营镇营滩村的张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然正是打工赚钱的年纪,但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常常让她焦头烂额,无力务工补贴家用,就连马营镇并不高昂的住房租费也成了她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当她忐忑地将孩子送入学校后,她家孩子享受到了国家和学校一系列教育扶贫资助政策,这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四年级,一个在一年级。从入学开始,我们一直在享受国家‘两免一补’的好政策,书本费、学杂费都免除了,每年还给我们500块钱的生活补助,这样我很开心。孩子到学校之后还能吃到美味营养的早餐,让我们家长很放心。”张云告诉笔者。

“我们学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所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活补助,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辖区内无一人因贫困而失学、辍学。”通渭县马营小学校长何卫翰说。

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的九年制公办寄宿制学校,2016年秋季开始招生以来,有效缓解了城区中小学入学压力,进一步优化了城区中小学布局结构,特别是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全部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享受营养早餐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基本上达到了免费食宿,有效解决了他们上学难、上好学难的问题。

“今天食堂给我们做的是青菜炒肉,还有菜花和包菜炒粉条,味道很不错。”该校初二(4)班学生袁小虎说。

“我们严格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学校自主承办食堂,严把食材进口关,规范操作流程,精打细算,我们在办学之初就要求学生‘三干净’:盘子里吃干净、桌子上擦干净、地面收拾干净,从小养成文明就餐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马宏元告诉笔者。

2016年以来,通渭县落实各类资助政策3.4亿元、惠及29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8万人次。同时,落实曹德旺励志助学金、顺丰公益基金会助学金、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会、定西•国镜资助资金等各类社会资助资金376.5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454人,帮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摆脱贫困。

文/通渭县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富忠

图/通渭县教育局


0
上一篇: 农发行四川省通江县支行获评“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下一篇:山西省夏县:甜蜜一“夏”“乐”在瓜中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