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专题报道 >> 2023全国两会 >> 经济日报特稿 >> 浏览文章

同心共圆中国梦

2023-03-13 来源:经济日报   加入收藏

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工作重点。为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

  经过艰苦创业,北大荒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具备带动农业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能力和优势。当前,北大荒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推动乡村振兴的“国家队”和建设农业强国的“王牌军”。

  我们将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生态生产协调推进,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基本农田面积。

  我们将切实把落实大豆生产任务摆在农业工作重要位置,充分挖掘新增耕地,合理轮作,增加大豆、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等方面潜力,坚决落实大豆生产任务。着力实施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高产增产技术模式。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北大荒集团将通过持续实施“三大一航母”(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航母)建设工程,切实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全面增强全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经济日报记者 周颖一整理)

  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任钟旗: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尤其需要重视基础研究,唯有原创性的成果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聚力量、集中攻关,对于实现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非常重要;重视原始创新、提倡科学家精神、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相当有益。我们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教育,基础研究经费不断增长全年达10亿元;建设5万平方米的学科交叉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我希望能吸引更多顶尖人才来到基础研究领域,创造一个静心的环境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高校人要用所学、所知、所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这个春天,我们学校与北京市昌平区签订协议,共建科研平台、共同聘用高水平科研人才、共同寻求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进深度国际合作,学校还将逐步把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优势科技力量以及生物制造等优势学科布局北京市昌平区。

  对拥有生命谷和未来科学城的昌平区来说,这次合作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创新发展能力;而让科研成果服务于行业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经济日报记者 陈莹莹整理)

  青海省格尔木市就业服务局局长周华:帮助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稳就业工作作出了部署。作为民生领域工作者,我要把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自己的信念追求,转化成为对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

  近年来,我们主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实践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带领扶贫团队走遍格尔木市所有村、户,建立困难群体档案,兑现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就业帮扶,帮助困难群众提技能稳就业;聚焦抗疫政策落实,化解疫情下群众的收入焦虑,在全省率先打造“就业管家”进企业、送服务、讲政策和直播带岗“3+1”服务体系,拓宽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渠道;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带领服务团队强基建、提服务,以党建“引领力”提升服务“承载力”。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年新目标的指引、激励下,我们将努力落实就业创业工作,切实贯彻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落实省州市委的决策部署、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乎人民群众需要。着眼于服务群众就业创业,坚持党建引领,扩大“就业创业服务先锋”党建品牌承载力,不断探索服务新路子,拓宽线上线下就业渠道,结合市场需求广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开展各类促创活动,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帮助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整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宏: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智力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年来,我们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加强新型城镇化研究,需要更加凸显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联系,着力破解城镇化从低质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难题,用系统化思维和整体性观念强化城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未来的新型城镇化不应再走“摊大饼”“搭便车”的老路,而是要切实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重塑城市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促进“科产城人”深度融合,依托科技创新实现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重大平台,在新征程上,国家级新区也将迈入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指引下,更加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加强专业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创新保障。

  下一步,一是加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及政策导向研究;二是探索创新驱动视角下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三是加强新时代国家级新区改革创新和体制机制优化研究。

  (经济日报记者 李彦臻整理)

  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再杰: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于肩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发展定位的贵州来说,有特殊的使命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贵州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贵州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山一起建,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后发追赶的新路子。

  新时代新征程,应有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五场战役”,保持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深入推进主要河流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二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南方喀斯特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服务整体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三是持续探索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推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四是持续推进节能降碳,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统筹做好能耗“双控”,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李彦臻整理)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杜忠明:当好新型能源发展智库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作为能源电力规划设计行业的国家重点智库,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进步,为能源电力事业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倍感振奋。

  电规总院将全面贯彻国家关于能源发展的新要求新部署,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发挥国家级能源智库作用,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做好“双碳”领域重大课题研究,做好“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滚动调整,积极服务“双碳”“1+N”政策体系落地实施。

  我们将在推动清洁能源可靠替代上全力发挥智库支持作用。扎实做好大型风光基地多能互补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和创新示范,发展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开发并网模式,加快助力新型储能规模化布局。

  我们将着力推动能源与交通、数字、建筑等领域深度融通融合,全力推动产业间跨界融合、产业链内在融合、要素间交互融合、区域间协作融合,探索融合发展新业态。

  我们还将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不忘服务国家能源电力行业初心使命,继续锐意改革、拼搏创新、团结奋斗,在推动建设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整理)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助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经济发展的研究者,我的体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作出了推动数实融合的明确部署。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和统筹。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数字经济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利好条件。

  国家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置身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将把日常学术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党的二十大和今年全国两会明确的未来数字中国的发展路径上,放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蓝图中,加强学术研究,在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技术打造新应用新产品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构建现代化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夯实数字中国发展基础作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整理)

  云南大理蓝续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张翰敏: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我是从事非遗工作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在这条路上不断走下去的决心。

  扎染是世代相传的手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年前,我回到家乡云南大理创业,把扎染当作事业。这些年,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非遗项目的大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扎染事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现在的发展势头超出了我的预期。店里每年能接待5万名左右的客人,大多以亲子家庭或“90后”“00后”年轻消费者为主。这说明非遗项目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传统文化被更多年轻人热爱,而这正是让扎染这项古老技艺不断传承下去的关键。

  让扎染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变成批量化的产品,打开更大的市场,才能带动更多从事非遗项目相关产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现在充满干劲,接下来的目标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体系,让扎染从大理走向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扎染、爱上扎染。

  (经济日报记者 张 雪整理)


0
上一篇: 养好用好黑土地
下一篇:奏响奋进新征程激昂乐章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