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社团管理服务中心“瑶光织梦,皖裳焕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瑶海区开展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专题调研活动。实践团队通过交流座谈、实地走访及行业探访,聚焦服装产业升级,用青春视角探寻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密码,为校地协同与产业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一、交流会共话发展,校地协同明方向
上午,合肥工业大学“揭榜挂帅”活动见面交流会在淮浦商管公司举行。团瑶海区委对合工大社团管理服务中心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围绕瑶海区的发展现状、产业布局、校地合作项目推进展开全方位介绍,并表示青年是推动瑶海发展的主力军,鼓励合工大学子们结合实践开展调研。

二、探基地观创新,产研融合见实效
会后,实践团队在基地负责人的引导中开启对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的深度探访。从自营门店到数字化共享版房,从多功能秀场到产业展厅,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交流,实践团队详细了解基地发展历程与运营现状,共同探讨服装原创设计基地的创新转化与发展路径,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自营门店的数字化共享版房里,CAD设计系统、平板喷墨切割机、绘图机等数字化设备,实现了服装从设计到打版的全流程智能化操作。通过现场观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传统服装产业的革新力量。数字化共享板房还为高校毕业设计和企业小单位生产提供便利,降低创业成本。基地负责人介绍,作为安徽省重点打造的时尚产业平台,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搭建共享平台、培育原创设计等举措,正在推动传统服装产业向数字化、时尚化方向转型发展。

而基地的多功能秀场兼具学术交流与产业服务双重功能,既承办过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的毕业时装秀,也为企业新品发布提供专业场地。这一平台不仅成为培育小微企业的沃土,更向高校敞开合作大门,搭建起校企合作的桥梁。
为加深对基地发展历程的理解,实践团参观了基地展厅。展厅内陈列了不同年代的纺织用品,回顾了安纺厂的旧日风貌,并于基地全面改造后的焕新全景进行对比,生动展现了瑶海区纺织产业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从传统制造到时尚创新的丰硕转型成果。

三、访协会析现状,聚力升级谋新篇
结束上午的基地探访后,实践团队于当日下午拜访了安徽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进一步探寻安徽服装产业的发展脉络与升级之道。
协会会长介绍,安徽服装产业年产值已达 1400 亿元,虽具一定产业规模,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差距。当前主要面临科技创新转化不足、品牌与文化建设存在短板、人才认知有偏差等发展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协会正在推进多项创新举措:一是构建安徽都市时尚产业体系,将服装产业提升至城市文化战略高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二是搭建核心产业平台,建设以研发为核心的原创设计基地,整合多方资源,由瑶海区政府牵头、多方协同推进。三是力推合肥时装周,将其打造为常态化、标志性活动。
会长特别强调,“服装是反映社会文化与个人身份的哲学,现代服装产业是‘科技+时尚+文化’的复合型产业,而非传统低端制造业,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就业、传承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并表示期待与高校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强化实践教学与市场转化能力的培养,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行业,共同推动安徽从“传统服装加工基地” 向 “时尚创意策源地” 转型升级。

接下来,团队还将继续走访相关企业和机构,深入探究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模式。
(作者:合肥工业大学 金航 杨孝馨 陈思睿 上官子涵)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香港首届世界品牌大会举行 蔡冠深:三方面打造港成国际品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