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四高四突破”,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沃土”,为市域经济发展“添肥加料”。前三季度,成功审结各类破产案件61件,其中化解积案18件,破产审判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不断开创办理破产工作新局面。
坚持高站位谋划,突破认知洼地。绥化中院党组高度重视,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从全局角度出发,引领全市法院干警统一思想、充分认清办理破产工作对营商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定思想。全市法院召开专题党组会议4次、推进调度会议10次,强调办理破产意义、研究工作推进难题、振奋担当实干精神、凝聚攻坚克难合力。建专班。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办理破产专班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亲任小组组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坚持高位推动,高效落实。明责任。将办理破产工作纳入各院“一把手”工程,由各基层院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案件承办人作为直接责任人,织牢织密办理破产“责任网”。
坚持高质量创新,突破传统模式。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绥化法院秉持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理念,打破思维定势和传统模式,探索实行“四个机制”,化解办理破产老大难题,推动破产审判提质增效。完善资产处置机制。以破产资产网络司法拍卖为原则,零碎处置、整体出售相结合,实物分配、债权转股相融合,线下议价、线上竞拍相统一,结合破产案件性质、破产资产特点,实现个性化、最大化资产变现。强化府院联动机制。依托“1+N”府院联动平台,构建精准化个案研究机制,协调处理涉及职工安置、社会维稳、信用修复等量大面广“系统工程”,对涉房地产领域重点案件,争取财政支持,弥补资金缺口,稳住民生大盘。创新费用保障机制。允许破产企业在作为原告或上诉人的衍生诉讼案件中缓交诉讼费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减半收取诉讼费用,无产可破案件免收或减轻诉讼费用。促成资金兜底机制。申请市政府协调设立企业破产费用援助专项资金,全市两级法院设置专项援助资金共计160万元,解决企业破产启动难、无产可破企业管理人报酬无法支付等问题。针对多次流拍、无人竞拍,处置不能的国有资产,主动对接当地政府,接收资产,盘活国有土地5.6万平方米。
坚持高水平赋能,突破人才瓶颈。绥化法院聚焦人才短板、狠攻专业弱项,多措并举赋能破产审判队伍。组建破产合议庭。辖区内各院抽调民事审判业务水平高、办案能力强、有办理破产案件经验的法官组建破产合议庭,具体负责破产案件的审理工作。实行“三个一”学习机制。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学习型法院”创建为平台,以“三个一”学习机制,即鼓励干警自学,每日充电“一小时”,组织集中学习,每月组织视频培训一次,以考促学,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检验,全面提升破产审判队伍水平。配套考核评价制度。结合破产审判长期性、多环节特点,制定《关于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激发干警学习破产专业知识内生动力,调动审判法官办理破产案件积极性。
坚持高协同办案,突破叠加束缚。绥化法院积极调动各部门、各人员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巧妙化解积案清理、新案审理、疫情防控等多重压力。全流程打通衔接梗阻。编发《破产审判操作规程》,制定《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操作指引》,明确立案、审判、执行、技术等各部门责任分工,保障立案受理、移送审查、执行转破产等程序衔接通畅。多环节运用网络技术。债权人“云上会议”,现场直播、网络表决,打破空间地域阻隔。评估机构线上选任,机构议定、随机抽选、结果确认,整个过程严谨规范、高效有序,节约人财物成本。全方位深化分级分类。制定《办理破产案件简化审理工作规程》,深化案件繁简分流,加快环节转承,有效利用时间,实现简案快审。深化管理人分类选任,小额案件由技术部门随机摇号指定,普通案件从省高院管理人名册中邀请不同级别管理人参与摇号抽签,重大复杂案件结合破产企业情况,采取竞争方式选定最佳管理人。
(文/黑龙江绥化中级人民法院 庄琪、中国经济周刊 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