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丰镇市紧紧围绕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两件大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将“基层基础提升年”与全市政法品牌创建工作有机结合,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创建具有丰镇特色的政法品牌36个,提炼精品品牌10个,带动基层基础工作提档升级,市域社会治理稳步有序推进。
国家税务局丰镇市税务局走进滨河社区开展“税法宣传进社区,便民服务零距离”普法活动
一、强化党建引领,实现服务管理“一盘棋”,构建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丰镇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设立街道、社区、网格、楼宇、党员中心户“五级”服务网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网格治理效能,实现了“街道+社区+网格长+网格员”四级网格体系,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尽知、事在格了”的网格管理体系。目前,全市重新整合划分网格900个,选优配强网格员1251人,实现了网格划分管理全覆盖、无死角,网格员下沉网格100%全覆盖;全市13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平安办)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均已挂牌并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做到人员配备到位,工作职责明确。新城区滨河社区“阳光法治加油站”品牌,以“一支志愿者队伍、两个工作阵地、三项工作机制”为抓手,在辖区内形成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今年以来,办理服务74件,开展普法活动12场,调解矛盾纠纷32件,逐步提升辖区群众法律素养,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南城区东园村“微网格,谱写法治建设大格局”品牌,根据辖区人口、片区分类等情况,创新“走格串户访到家、各类意见听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四到家”工作法,形成信息格中采、服务格中办、政策格中宣、要素格中管、矛盾格中解、风险格中控的基层治理格局。巨宝庄镇新营子村“基层治理 政法同行”品牌,建立“1+5+N”(“1”即建立一个乡村居民综合信息平台;“5”即人、房、事、组织、物品等五类基本信息;“N ”即拓展信息源和应用系统)网格化管理的数字管理平台,在各自然村建立网格分布图,明确责任人、责任范围和各类弱势群体信息,建立辖区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家庭、刑释解教和乡村矫正等群体重点服务对象档案,便于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消除工作盲区,密织基层治理体系。
红砂坝镇综治中心接待来访群众,积极开展信访代办工作
二、注重源头预防,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丰镇市以综治中心为载体,联合12345政务服务工作站,建成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平台通过14个部门单位常驻、轮驻和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2023年上半年,共受理群众诉求4884件,办结4083件,办结率84%,群众满意率98%,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红砂坝镇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了占地面积200平米,集“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和视频监控研判室”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综治中心,建立了信访代办“五步工作法”(前期排查、分级化解、部门联调、包案落实、督查督办),努力将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元山子乡满洲夭村“积分储蓄银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行一事一日记,一月一公示,一季度一汇总,定期“红黑榜”公布积分,兑现奖励,群众在为乡村治理建言出力的同时,也可享受物资奖励,形成支部引领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格局。隆盛庄镇永善庄村“小云工作室”重点针对易引发案事件的邻里、婚恋、土地、赡养和债务等“五小”问题进行调解,以一颗热心、一杯茶水、一席好话、一套办法,消除村民之间的对立情绪,取得村民信任,带领广大妇女为建设平安宜居富裕新农村贡献“半边天”力量。此外,我市先后创建黑土台镇点青庙村“墙根议站”、新城区迎宾社区“小板凳议事”、浑源窑乡天花板村“红灰黑榜”等一批叫得响的政法品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共享、共治、共建”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丰镇市公安局民警通过视频监控“雪亮工程”进行日常巡查
三、运用科技支撑,形成综合治理“一体化”,推动市域治理信息化
依托网格化智能管理平台,不断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创建“网格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丰镇。一是实施综治视联网工程。坚持“补齐短板、夯实基础、以点带面、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以“守好南大门、筑牢护城河”政法品牌为统领,投资100多万元,建成覆盖13个乡镇(街道)的综治视联网工程,实现县、乡两级互联互通。二是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视频图像联网共享和综合应用,做到城区道路交叉口监控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节点监控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监控无遗漏,实现要害部位、重点场所、治安复杂场所主要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今年以来,新增车辆卡口130路,人像300路。三是推动政法大数据智能化平台综合应用。实现刑事案件网上办理从双轨运行到单轨运行的彻底转变,逐步将民商事、行政、执行等各领域执法司法活动以及涉法涉诉案件评查纳入平台管理,不断推动刑事案件线上单轨制数字化运行,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干警少跑腿、群众更安心”。
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
四、凝聚政法力量,形成法治护航“一股劲”,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丰镇市扎实开展政法机关“两优”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政法领域“放管服”改革,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丰镇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双警合一”工作模式,派出所设立交管咨询服务窗口,学法减分、违章处理、考试预约等14项交管业务,在派出所窗口民警的帮助下,群众可以便捷办理,有效解决了交管部门便民服务触角少、延伸不足的问题。丰镇市人民检察院聚焦企业在知识产权、品牌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需求,用心护航产业发展,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及时提供具体可行的检察服务,让“丰镇月饼”地理名片更加闪亮。丰镇市人民法院创建“传承文化,法熠古镇”品牌,以打造“三个基地”为桥梁纽带,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助力护航乡村振兴,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丰镇市司法局组织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组建法律服务团,通过举办法治培训班、依法治企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体检”,有效化解企业用工、污染、合同等方面的各类矛盾和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图、文/丰镇市委办公室 杨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