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外经司司长 董礼华
前三季度,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消费市场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市场销售恢复向好,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线上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一、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9月份市场销售增长加快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长3.9%,比二季度高1.1个百分点。
8月份、9月份市场销售增速连续两个月有所加快,反映出消费市场恢复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服务零售保持两位数增长,旅行类消费加快恢复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13.4个百分点。中秋国庆假期,居民外出休闲旅游、返乡探亲交织叠加,带动旅行相关消费加快恢复。9月份,全国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客房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8%。9月份,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长40%,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122.5%。
三、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实体店铺零售持续恢复
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线下客流量逐步回升,加之特色商业街区、品牌体验店等新消费场景竞相涌现,带动实体店铺经营持续改善。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
四、多数商品销售持续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前三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5%。从商品类别看,七成以上商品类值零售额保持增长,吃类和穿类商品销售良好。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8%、12.2%和8.3%。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超过500万辆,同比增长33.8%。
五、城乡市场同步增长,乡村市场快于城镇
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6410亿元,同比增长6.7%。伴随县域商业网络设施不断完善、物流效率持续提升、优质商品投放力度逐步加大,乡村市场销售较快恢复。前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697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快于城镇0.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尽管消费市场持续稳定恢复,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居住类商品销售持续低迷,实体商贸经营主体经营压力仍待缓解。下阶段,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各项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市场供给体系逐步完善,消费新业态新热点不断培育壮大,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将进一步巩固。
住户调查司副司长 肖 宁
前三季度,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消费支出加快恢复,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一、全国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1,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二、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为居民增收提供主要支撑
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74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名义增长)6.8%,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和8.3%。服务业较快增长带动相关行业吸纳就业人数明显增加。
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64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快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和5.8%。
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4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随着第三产业就业机会增多,外出务工形势好转,农村居民家庭外出从业人员人均寄回带回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8.5%。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5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
三、居民消费支出加快恢复,服务性消费支出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随着经济持续好转,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需求稳步回暖,居民消费支出继续恢复。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3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快5.7个和7.3个百分点。
从消费支出结构看,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快于消费支出平均增速。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6.4%,主要是旅游、演出、展览等文化娱乐场景持续快速恢复,带动文化娱乐支出增长41.8%;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7.4%,主要是旅游市场火热,带动旅馆住宿消费支出迅速增长。
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在暑期出游热和文娱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下,在外饮食、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带动服务性消费支出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2%,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5.0个百分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1%,比上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 翟善清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拓展促投资政策空间,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5035亿元,同比增长3.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同比增长6.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4%。
一、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7%,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38.6%。
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调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8.3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比制造业投资高5.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8%,比服务业投资高11.1个百分点。
三、民间投资降幅收窄
加快落实落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政策和28条举措,做好民间资本项目推介工作,民间投资降幅有所收窄。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其中,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1%。分行业看,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5%,增速高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8.3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0%,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
四、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较快增长
持续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相关行业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1个百分点。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3.3%,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1%,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6.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9%。前三季度,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9.2%。
五、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2%,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1个百分点。
下阶段,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相关政策举措,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巩固投资增长态势,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 王有捐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生产需求持续恢复,消费领域价格平稳运行,生产领域价格降幅总体趋于收窄。
一、消费领域价格平稳运行
CPI总体涨势趋缓。前三季度,全国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4%,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分月看,CPI同比前高后低。1月份,CPI同比上涨2.1%;2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至1.0%;3月至6月份,CPI同比涨势逐月回落,6月份由涨转平;7月至9月份,CPI环比连续3个月上涨,但由于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同比延续平稳态势。
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食品中,生猪产能充足,猪肉价格同比已连续5个月下降,前三季度平均下降6.8%;淡水鱼、鲜菜、羊肉和牛肉价格降幅在2.4%至4.5%之间。
非食品价格涨幅稳定。前三季度,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半年相同。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9%,主要由能源价格下降带动。前三季度,能源价格同比下降3.4%,影响CPI下降约0.27个百分点,占工业消费品价格总降幅超九成。
核心CPI运行平稳。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半年相同,较为稳定。
二、生产领域价格降幅趋于收窄
PPI同比降幅总体趋于收窄。前三季度,全国PPI比上年同期下降3.1%,降幅与上半年相同。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6%,二季度下降4.5%,三季度下降3.3%,三季度比二季度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
部分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价格上涨。前三季度,一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消费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9%、1.0%、0.7%、0.7%。
输入性价格传导影响国内石油、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波动。前三季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0%、9.8%、9.3%、4.5%。
煤炭、钢材、水泥等行业价格低位运行。前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0.5%。前三季度,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钢材、水泥等建材需求相对偏弱,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水泥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1.5%、14.9%。
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 王萍萍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三季度就业形势进一步向好。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二季度持平,比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三季度正值暑期,受到天气炎热、灾害性天气较多、户外工作机会减少等季节性因素影响,若扣除季节性因素,三季度就业形势在二季度基础上进一步向好。
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两个月下降。从三季度各月情况看,7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8月份为5.2%,9月份继续下降至5.0%,低于上年同月0.5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单月最低值。
农民工就业持续改善。随着经济持续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回升,市场用工需求增加,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农民工就业形势不断改善。前三季度,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三季度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6%,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从三季度各月情况看,7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8月份为4.4%,是近年来月度较低水平。9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7%,低于上年同月0.8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
31个大城市就业形势好转。三季度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从三季度各月情况看,31个大城市三季度各月失业率延续年内持续下降趋势,7月至9月连续三个月下降,分别为5.4%、5.3%和5.2%,9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月0.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重点群体保障有力,就业形势持续好转。下一阶段,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就业形势继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