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法 治 >> 浏览文章

践行“枫桥经验”创新矛调机制

2025-01-1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公安局集店派出所辖区内“产业聚集”,属壶关县工贸重镇、物流大镇、文旅名镇、农业强镇,引发的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集店派出所认真梳理分析研判,将辖区矛盾纠纷分为劳资纠纷、经济纠纷、涉旅纠纷、邻里纠纷、耕地纠纷,并分类建档,制定化解方案,推行“五个一”矛调机制,构建多元调解新格局,有效提升辖区矛盾纠纷联调联处工作成效。

树立一个中心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树牢“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的理念,妥善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组建一支调解队伍。集店派出所积极培育多元解纷调解团队,遴选辖区内法律工作者、网格员、信息员、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干警、有威望的老人与驻村工作队长、派出所专职副所长、司法所长组成的“一律两员三长五老”调解团队,建立调解员信息库,合力开展调解。

健全一批调解组织。积极培育乡村、企业、行业自治调解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自治调解活动,在辖区各行政村、工业园区、规模企业积极组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调委会、行业专业调委会等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发现早、处置好、源头化解、就地解决的目标。

建设一个特色调解室。由镇综治中心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选派专业人员,实行“驻所联合调解”,高效推动疑难信访事项解决,努力创建特色调解品牌。

优化一套调解机制。集店派出所优化完善“中心统领、三所联动、三级分类、五步联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一是建立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引领,强化“事件一站试搜集汇总、按轻重缓急、综合研判、分级分类流转督办”,将综治中心成为汇集社情民意的“参谋部”、化解矛盾纠纷的“指挥部”。 二是由公安派出所牵头,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参与,三所联动联调,有效发挥派出所的权威性、司法所的群众性和律师事务所的服务专业性,将法、理、情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三是发挥警民共治优良传统,按照“小纠纷分处、大纠纷合办”的原则,将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深度分析研判,划分为“黄、橙、红”三个风险等级,采取流转联处、多元联调、跟踪盯办、回访督办等方法,精准施策,高效解决。

集店派出所引深“六尺巷”推崇“礼让”精神内涵,将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的礼让典故挂在矛调室醒目位置,在辖区内广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善治善为解决好社会矛盾纠纷,结合实际形成了“听、劝、借、让、和”五步调解法。

“听”:听取矛盾双方诉求,全面了解案情。用“眼、耳、心”耐心细致倾听当事人陈述,了解事实经过。分析研判,切准矛盾的根源、症结、争议焦点,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劝”:积极劝解疏导,消除双方的对立情绪。用六尺巷典故、典型案例劝导当事人增强“和为贵”精神认同意识。通过讲述六尺巷“和为贵”精神,编印“和”的典型案例,拍摄微视频等方式,开展“微宣讲”,在辖区营造“人人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贵精神”的浓厚氛围。

“借”:借助多方力量,多元联动解纷。充分调动人民调解组织的积极主动性,借助村、企业园区、行业领域等25个调委会、特色调解室力量,参与调解;同时,依托镇综治中心建成集“司法、公安、信访、人社、国土、农业农村等部门”于一体的“一站式”解纷中心,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一揽子、全链条化解。

“让”:引导双方互谅互让,达到利益平衡。以六尺巷典故激活当事人“让”的品质。在尊重法理事理前提下,引导矛盾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有理让三分”,避免矛盾激化。引导矛盾双方把握“进”与“退”,做到进而有度、不得寸进尺,退而有节、不委曲求全,争取矛盾化解、利益平衡。

“和”:双方握手言和,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一是促事和解。积极促成达成调解协议,并督促履行,实现就地化解。二是促人和睦。设立握手言和墙,将调解促和照片上墙展示,通过仪式感增强辖区荣誉感,进而促进辖区人人和睦共处的良好氛围。

民生小事,皆为大事。壶关县公安局集店派出所认真履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职责,积极探索多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机制,创建“传统+现代”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所民辅警用心、用情、用力处理每一起警情、办理每一起案件,化解每一起矛盾,用忠诚践行“守护一方平安”新时代职责使命。

(文/长治市壶关县集店派出所  王松奇)


0
上一篇: 绛县公安局集中开展“守正创新110 协同高效护安宁”主题宣传活动
下一篇:见证警察荣耀!绛县公安局职业荣誉仪式温情励志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