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随着“小法官”张子悦手中的法槌敲响,一场特殊的“庭审”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司法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拉开帷幕。来自富裕县逸夫学校五年四班的学生们穿上法袍、律师服,化身法律职业者,在模拟法庭中触摸法治的温度。
“穿上法袍才知道,法官的责任有多重”
“被告人,你是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担任审判长的张子悦严肃地望向“被告人”王天睿。为了这场庭审,同学们提前一周研读故意伤害案脚本,从背诵法律条文到设计庭审动作,每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当司法干警韩雨琪为他们递上绣着麦穗的法官袍时,小法官们的眼睛亮了:“原来法官袍这么庄重,穿上它感觉说话都要更认真!”
庭审中,“公诉人”张义博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指出被告人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辩护人”小轩则从“主观故意”角度展开辩论:“我的当事人没有杀人动机,只是一时冲动……”你来我往间,同学们逐渐厘清“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的法律界限。司法局马扬阳在旁轻声指导:“法庭辩论不仅要讲证据,还要学会用平和的语气传递力量。”
“原来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是保护我们的武器”
“如果我在学校遇到矛盾,也可以像律师一样用法律说话吗?”庭审结束后,小观众王佳易拉着马扬阳的手提问。马扬阳蹲下身说:“当然可以,就像刚才‘小律师’说的,遇到问题先冷静分析,用法律的尺子量一量对错。”
扮演“法警”的韩雨琪摸着胸前的警徽说:“我今天负责带‘被告人’上场,发现他‘后悔’的样子,才明白违法真的会让自己和家人痛苦。”而“书记员”洪瑞晴则捧着记录簿感叹:“每一个字都要写清楚,原来法律工作这么严谨!”
法治种子在“沉浸式”体验中发芽
这场持续90分钟的模拟法庭,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长指南”。逸夫学校田楠楠老师说:“当孩子们穿上法袍、敲响法槌,法治的威严感和责任感就通过指尖传到了心里。”
从“背台词”到“真代入”,从“看热闹”到“懂门道”,这场充满童稚却不失严肃的庭审,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不仅是对法律程序的认知,更是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正如小法官张子悦在总结时所说:“今天我们举起的是法槌,明天要守护的是整个世界的公平。”
(文、图/富裕县教育局 刘金峰、田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