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将居民议事协商作为小支点,通过塑空间强载体、聚合力强队伍、明规则强机制,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搭建议事“能量场”:开放空间让民声落地生根
“夏天了,垃圾桶清理不够及时,苍蝇乱飞,脏兮兮的!”“咱们小区的人员多能不能加装些健身器材?”……近日,在砀山县土山社区广场议事厅召开的居民代表会议上,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把心头事摆上桌面。
过去,土山社区金利小区居民每天面对着垃圾满地、污水横流、苍蝇满天飞的居住环境。现如今,土山社区打造广场“议事亭”、室内小话桌、党员议事厅等线下议事场所,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曾经“万人嫌”的脏乱小区实现华丽转身,变为人人羡慕的“幸福土山家园”。
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和美小区建设为契机,构建“街道—社区—小区(网格)”三位一体议事空间。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搭建“围楼夜话”“红枫议事荟”“3点半议事角”等议事协商平台,打造开放、亲民、高参与度的议事环境。同时,利用“口袋公园”、亭子长廊、小区架空层等场所,设立“说事点”“调解点”等各类议事驿站,合理利用傍晚下班、双休节假等闲暇时分,请小区居民下楼畅谈“楼里事”。
激活议事“活水来”:多元力量浇灌共治之花
小区车位如何设置?车棚如何修建?建筑垃圾如何清理?在灵璧县庄陈社区政务花园小区邻里议事亭里,居民群众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张训凤、小区网格员、物业经理等人围坐在一起,认认真真商议讨论。
由于议题涉及专业领域,好在参与讨论的各方力量多元——小区党支部统筹协调、物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退休干部贡献经验智慧、志愿服务队协助落实、网格员负责信息沟通,真正实现了“专业问题由专业人士解决”的共治模式。
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推动社区凝聚多方议事力量,共参议事协商。社区党组织牵头,整合网格员、退休老党员、居民小组长、志愿者等力量,组建先锋服务队,在服务中议事、在议事中治理。持证社区工作者凭借专业优势,通过日常走访、心理关怀,基础培训、工作督导、共建活动、资源链接等多种方式,广泛吸引更多主体参与议事。热心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化解矛盾纠纷。
立好议事“标尺线”:规则护航协商提质增效
埇桥区雪枫社区农林片区建设于2000年以前,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人口居住密度较大,居民公共活动较少,居民一直期盼着能有一个可以就近锻炼身体的场所。
为了让居民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雪枫社区党委组织农林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协商,确定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等。同时在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下,项目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以《宿州市党建引领“和美小区”建设工作指引》为参照,通过规范议事规则,厘清议事内容与人群,同步建立“线上+线下”双向渠道,线下通过搭建的议事空间,线上设立居民议事群,确保不同群体便捷发声。明确业委会职责、议事流程和议事清单,促进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三方协同治理。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列席参加议事会、听证会、恳谈会等,按照议事协商结果组织实施并监督落实。
基层协商既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下一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紧盯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引导各社区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和活力,以议事协商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中共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陈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