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经济关注 >> 理 论 >> 浏览文章

深圳“宠”出百亿“它经济”

2025-07-30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刘景景   加入收藏

作为我国宠物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深圳市宠物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宠物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24年深圳宠物产业规模已达约100亿元。这一发展成效主要得益于相关部门的谋划和部署。20243月,深圳市在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中明确提出“全产业全链条谋划布局宠物经济”的战略定位,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全方位激活宠物经济动能

 

2024年深圳市宠物相关经营主体已有近10万家;新增注册宠物相关企业约2.2万家,同比增加40.4%;宠物医疗领域高端设备产值同比增长20%;宠物智能用品出口量占全国比重提升至35%。

在政策体系构建方面,深圳市构建了多层次的产业支持体系。市、区层面先后出台《深圳市推动宠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罗湖区支持宠物经济集聚发展若干措施》、福田区“宠九条”、《深圳市福田区宠物医疗领域临床急需境外已上市宠物药品和人用药临时使用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等专项支持政策,围绕企业招引、产业空间、人才引进、金融服务、宠物友好公共空间配套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为强化统筹全市宠物产业发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深圳市宠物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小组工作机制》,形成了部门联合、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全市宠物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市级统筹、区级联动的工作机制,配套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深圳市已初步形成政策引导有力、经营主体活跃、产业链条完整的宠物产业发展格局。

2024年以来,深圳市招引落地宠物产业企业58家,举办了深圳市宠物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一带一路”宠业高峰论坛、2024年度宠物经济发展大会暨宠物行业数据发布会、深宠展等行业影响力大的活动。同时,推动了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和重大平台建设,截至2024年底,成功引进总投资17.74亿元的迈动科技园项目,打造罗湖天河城、福田新浩e都等宠物产业聚集楼宇,成立深圳市宠物行业协会等,通过系列政策创新和服务配套,持续优化宠物友好型城市环境,已逐步形成宠物产业聚集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此外,深圳在动物免疫、疫病监测、动物检疫、无疫小区建设等方面也开展了扎实的工作,近年来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布局三大特色领域 差异化打造深圳发展优势

 

在全国各地竞相抢占宠物经济发展先机之际,深圳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城市特质,精准锚定宠物医疗、善终服务及友好城市建设3大方向,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宠物产业生态体系。

在打造宠物医疗产业高地方面,一是坚持政策牵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深圳市推动宠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明确指出,支持宠物医疗器械、宠物诊疗、宠物药品列入深圳市“20+8”产业集群范围,有力助推了宠物医疗产业集聚发展。在宠物医疗诊断领域,深圳集聚新瑞鹏、瑞派、瑞辰等头部企业;在宠物医疗器械领域,有迈瑞动物医疗、瑞沃德等代表企业。二是发挥各区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在罗湖、南山、盐田等区落地标杆性高水平宠物医院;在光明、龙华等区发展宠物医疗器械产业;在大鹏、光明等区发展宠物药品产业;在福田区着力推动宠物互联网医院向宠物产业互联平台发展,持续引进宠物产业头部企业在福田设立总部;在南山区推进宠物智能用品发展;在坪山、龙华、龙岗等区重点发展宠物电商和高端宠物育种;推进福田、罗湖、光明等区宠物特色主题空间的建设,打造各区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强调监管护航,推动宠物诊疗防疫监管体系创新。深圳通过创新监管体系,多措并举推动宠物诊疗和防疫规范化发展。例如,实施诊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强化动物医疗废弃物智能化收运与安全生产检查,推出犬猫检疫全城通办服务,并在罗湖区探索开展犬猫检疫物证关联试点,同步推进狂犬病无疫区建设等。同时,深圳还积极推动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已惠及200余家动物诊疗企业、宠物药品(兽药)经营企业,这一系列举措为深圳打造宠物医疗示范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开拓宠物善终服务赛道方面,宠物善终服务作为宠物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正逐渐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深圳市宠物死亡规模约为10万只,其中有80%—85%的宠物死亡后宠物主人会按医疗垃圾丢弃或掩埋处理,有10%—20%的宠物主人会选择个性化的宠物关怀和善终服务处理。据善终服务机构估算,2030年深圳市每年死亡宠物规模预期会突破20万只,若50%的宠主选择宠物善终服务(按均价1500元计算),50%的选择无公害处理(按均价500元计算),到2030年仅深圳市的宠物殡葬产业将会有2亿元市场规模。当前,深圳市范围内提供宠物善终服务的机构和个体户约30家,但多数处于无资质经营状态,普遍采用简易火化处理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安全生产隐患、消防管理漏洞及环境污染风险。2024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推动设立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的指导意见》,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市场化建设和对应的动物防疫条件要求予以明确,有效引导了宠物善终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在此政策引导下,深圳市2025年建成全国首个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市场化运营的病死宠物无害化处理厂,开创了国内宠物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作的先河。

在营造宠物友好城市氛围方面,一是加强宠物科学管理。自2002年起,深圳便开始向市民免费提供犬类的狂犬病疫苗接种。2020年成为内地第一个立法禁食猫狗的城市,同年全面推行犬只芯片注射,并上线“深圳市养犬服务”小程序规范城市犬类管理。通过加强全市狂犬病无疫区建设,制定烈性犬名单,推行宠物(犬猫)检疫全城通办等工作措施,深圳有力提升了宠物疫病防控水平,为降低宠物及宠物企业跨境流动壁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宠物管理政策衔接、疫病联防联控和商业合作奠定了基础。二是打造宠物活动空间。截至目前,深圳已建成11个宠物友好公园、50余个宠物友好型购物中心、86个宠物友好活动空间、1000多家宠物友好餐饮门店,举办深宠展等系列活动,宝安机场推出了全国首个宠物候机厅,树立了宠物友好城市形象。三是开展文明养宠宣传。强化养犬人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养犬人携带犬只接受专业训练,进一步规范文明养犬行为,推进人宠和谐社区建设,提升了城市宠物文化软实力。

 

打造“深圳样本” 深层次探索创新实践路径

 

深圳长期坚持营造宠物友好城市氛围,在推动宠物产业发展中坚持“全域系统布局+区域重点发力”,出台了系列助力宠物经济集聚发展的扶持政策,2024年便提前实现全市宠物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的目标,在推动宠物经济发展上再次彰显“深圳速度”。下一步,深圳应继续发挥政策、产业、区位优势,为全国宠物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深圳样本”,助力中国宠物经济迈向万亿级新台阶。

首先,推动政策创新和改革试点。在宠物行业监管、人药宠用、跨境贸易、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等方面主动推进政策改革,致力于创建“国家宠物经济创新试验区”,为全国宠物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比如,在深圳部分区域(如福田区)探索开展宠物医院有限使用人药试点;支持深圳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设立兽药评审大湾区(南方)分中心,授权开展新兽药审批业务;支持深圳建设市级动物狂犬病无疫区;支持建立深圳宠物科学研究院;在深圳率先推动制定宠物医疗器械品类目录标准等。

其次,扶持宠物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宠物产业招商引资和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招引国内外优质宠物企业,鼓励企业在深圳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总部,着力打造宠物产业总部经济。针对宠物医疗器械、药品、智能用品、电商平台、供应链服务及宠物保险等细分领域,重点对接全球宠物行业头部企业以及具有上市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强化金融支持,推动设立宠物产业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宠物科技、宠物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宠物信贷、宠物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宠物企业融资便利性。此外,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宠物行业领军企业。

最后,推动共建湾区宠物产业经济圈。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优势,探索“深港澳联动”模式,联动港澳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宠物产业体系,提升深圳宠物产业的国际化水平的同时,也为港澳居民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跨境宠物产品与服务。比如,探索推动深港两地兽医执业互认,在特定范围内(如前海合作区等)允许香港兽医在内地执业;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宠物产业联盟;协同深圳海关等部门,通过开通深港澳宠物巴士、在广深港高铁部分车次试点宠物高铁托运等,进一步推动深港澳“携宠跨境”畅通,促进深港澳宠物消费市场的深度融合;推动开展大湾区城市犬猫产地检疫物证关联应用工作,形成粤港澳检疫监管闭环等。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刘景景

本文为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25年乡村振兴大调查“宠物经济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第二作者为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战略研究部助理研究员郭王玥蕊

编辑:马明


0
上一篇: 创新生产关系 铺就西部经济“快车道”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