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2025年重庆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举行。本次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主题,旨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启动仪式上,市食药安办、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重庆海关等多部门集中通报了近期食品安全工作成效与亮点。
重庆市食药安办介绍,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并在全国食品安全考核中保持A等。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实现连续三年稳步提升,从2022年底的84.97%升至2024年底的85.98%。全市通过完善全链条监管措施、开展11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措施,有力守护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在校园食品安全方面,市教委重点介绍了已获全国推广的“校园餐”治理创新实践——“三同三公开”模式,即师生同菜同质同价,并公开采购、带量食谱和加工过程。这一做法显著改善了学生菜品质量和份量。同时,全市中小学食堂已全面实行自主经营,坚持公益性原则,杜绝承包经营。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在标准引领与风险防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市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已达18项,《重庆小面》《老鹰茶》等标准的发布为地方特色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支撑。在风险监测方面,今年前9个月已完成1500余份样品监测,获取数据2.1万余条。此外,重庆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在全国首创“一次对接、一直使用”的智能监测模式,实现了食源性疾病的实时抓取和智能预警。
重庆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市累计进口食品19.8万吨、价值15.7亿元人民币,查获并处置5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在出口方面,监管出口食品5.3亿元,同比增长12.6%。通过实施“菜单式”定制化监管服务,成功推动重庆市肉类罐头监管体系首获新加坡准入认证,并助力黄精面条、开州桑叶蛋等20余种本地特色优质食品首次出口美国、中国香港等市场。
作为企业代表,乡村基(重庆)投资有限公司分享了落实主体责任的举措。并表示已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机制,食材入库需通过200余项指标抽检。未来,计划引入AI智能监控与责任追溯系统,自动识别违规操作并关联责任人,同时让消费者通过扫码了解各环节责任主体,实现“责任透明”。
启动仪式上,市肉类行业协会还代表行业宣读了诚信经营倡议书。
据介绍,宣传周期间,市级层面将联动开展“你点我检”“食事求是”“阳光下的守护”等40余项主题活动。各区县也将同步推出丰富多彩的宣传安排。同时还将广泛动员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及生产经营主体,共同向消费者和从业者普及法律知识与消费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