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纠治四类重点问题为导向,提升涉企执法水平为目标,南宁市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着力通过推行联合检查模式、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纠问题、优方式、强理念,推动涉企执法更规范、企业感受更显著、营商环境更优质。
今年7月31日,南宁市政务服务局与市司法局共同牵头,组织市、区两级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在兴宁区印象城集中开展首批跨场景“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一次性完成对10家企业的100余项检查内容,系广西率先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跨场景综合监管的一次实践。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起,南宁市对35个跨部门监管场景实施“综合查一次”改革。该机制以广西统一的监管事项底数清单为基础,依托广西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运行。实践中,由监管牵头单位在线发起任务,跨部门线上协同分配,实现对综合执法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执法人员使用智能App扫码入企,严格按照限定人数开展现场检查,实时上传检查结果,发现的问题线索在线移交至相关处置部门,处理结果同步反馈相关单位,形成了监管闭环。
“通过平台,各部门执法人员扫码后勾选相应检查事项、上传现场记录,即可自动生成综合检查报告。”南宁市政务服务局政务服务监督科一级主任科员覃杰锴向记者介绍,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控制了到场执法人数,更促进了多部门现场协同研判解决问题,执法效率显著提升。
被检查对象、茶理宜世印象城店店员杨子莹深有感触:“现在检查一次搞定,方便多了。”
为将企业的“方便”转化为执法效能的“提升”,南宁市以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引领,推动各执法部门在创新监管方式上持续发力。
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实行“差异化监管”,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开展分级监管,打造线上行政检查主阵地,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97.2%的同时,发现问题隐患数同比增长116%。
南宁市应急管理局打造“执法检查+专家服务”模式,组建涉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15个领域共计333人的南宁市应急管理专家库,邀请专家参与执法检查,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推动企业由“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主动治理提升”。
执法立好“标尺”不缺位,更传递“温度”不越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中,南宁市司法局主动靠前、畅通渠道,积极构建覆盖市县两级的市场主体执法司法问题响应处置机制,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调联动,印发《南宁市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管理办法》,设立53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搭建起政企互通的“连心桥”。
与此同时,南宁市还持续深入开展柔性执法实践,今年以来,南宁市本级通过调解(和解)化解行政争议,行政机关撤销处罚决定5件、降罚或减缓执行135.5万元,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企业发展保留发展空间和整改时间,帮助企业经营恢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