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车、智能小巴、防疫巡视智能机器人……连日来,在苏州市相城区抗疫一线,一批夺人眼球的智能“奇兵”个个身怀绝技,在人员运送、物品流通、安防巡逻、防疫宣传等环节中发挥着“奇效”,既减少传染风险,又提高了防疫效率。
快递兵——无人配送车
“车辆右转,请注意安全。”2月中旬,在被列入中风险区域的相城官渎花园小区,伴随着智能电子音,一辆无人配送车顺利将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工作人员“零接触”就拿到了所需物资。
“既能减少传染风险,又能提高送餐效率,效果立竿见影。”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无人配送车具备自主路径规划、智能避障、语音控制等多重功能,拥有L4级自动驾驶能力,最高车速每小时25公里,最大载重能达到400公斤,采用车柜分离模块化设计,搭载无接触智能配送柜,最大程度降低存取件人的直接接触。
转运兵——智能小巴
在高铁新城,2辆轻舟智航的自动驾驶小巴每天在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紫光大厦-吾悦广场范围内穿梭运送着居民。相城依托高铁新城近70公里的智能网联公开道路,依靠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等技术,实现点到点对居民进行自动转运。
“智能小巴在人员转运过程中具有‘零接触、多功能、全天候’的优势,既提高了人员转移速度,又减少了人群接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缓解居民核酸检测排队等待压力,相城采用自动驾驶小巴把部分居民转运到排队人少的地点进行采集,在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的前提下,提升了核酸检测效率。
巡逻兵——防疫巡视智能机器人
“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4月初,在相城区依云水岸社区,防疫巡视智能机器人穿梭在社区各个角落,24小时无障碍开展安防巡检及防疫政策宣讲,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护。
防疫巡视智能机器人具备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能够通过机身搭载的摄像头及红外装置识别居民是否佩戴口罩,体温是否正常。依云水岸社区负责人表示,利用其非接触的优势,向居民传播疫情防控知识,传达最新防控信息,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压力,增强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