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从技术员到技术厂长的“成长协奏曲”

2022-05-10 来源:凤凰居悦 未知   加入收藏

●吴海

初见邢生英,这个个头不高,身材也不魁伟的男人,却总是给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是一种不同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神态,更是处变不惊,胸有成竹的大气。“‘不可能’只存在愚蠢人的字典里”,这句口头禅,诠释了曹装备制造厂技术厂长邢生英的成长轨迹。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刚进曹装备制造厂,由于受所学专业限制,邢生英看什么都一头雾水。排版、下料、装配、除锈、涂装每道工序都有学问,异型构件放样,零件混合排版,火焰等离子切割,卡头部件装配,好多知识摆在眼前,邢生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什么都新奇,却无从下手。但是他有信心,不会的东西很多,凡是接触到的都是知识,现场的同事都是老师。每天最早来到工作岗位的,必定是他,哪里有难题,哪儿就有他的身影。仔细学习,用心记录,虚心求教,百折不挠,车间的每一个角落,工人的每一份付出,他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做每一份工作,他都用心去做,去思考,去动手,白天在车间摸爬滚打,晚上回宿舍恶补相关理论知识,做笔记,写体会。对照图纸工艺补短板,车间有成熟施工经验,他总是第一个上前去跟踪,默默铭记于心。

长春展览馆工程,结构复杂,施工基准面无法轻易选择,施工难度大,对于刚走出校门的他,第一次接触这么复杂的工程,难度太大了。办法总比困难多,邢生英凭借不服输的信心,虚心向师傅请教,去生产一线学习总结,一次放样不成功,两次效果不理想,但是他总是不气馁,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一小时完不成,那就两小时、三小时,直到难题解决。现场技术员苦点累点都不怕,咱年轻,有干劲,他总是这样说。

车间一线,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会有施工任务,作为技术一线人员,车间有作业,技术必先行,每天都会有他的身影,每每他都是放弃休假的机会,有问题,他总是冲到最前线。无规矩不成方圆,他总是站在圆心上不断的迈开步子去画圆,半径越来越大,原点总是不变的。秉持着“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不到一年时间就从刚刚入厂啥都不懂的愣头小子成长为厂内技术能手,每天都会进步一点点,他的成长大家都看在眼里。2014年厂内进行VESTAS塔筒认证,他作为车间技术能手投入到施工一线,按照甲方要求不断完善车间作业,提升车间管理水平,积累施工经验,消化外文图纸和工艺,转化成施工所需指导文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为期一年的施工中,面对着甲方苛刻的工艺参数要求,同时也有着监理层层的刁难,车间总能够完美解决,完成风电塔架制作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VESTAS塔筒认证,顺利的拿到了施工绿卡,这其中,邢生英功不可没。

邢生英就是凭借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一年又一年奋战在制造厂里,经过他带领干的许多工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领导和业主不禁为他竖起大拇指。而邢生英也不骄不躁,努力谱写着属于他自己的成长协奏曲。



0
上一篇: “电焊小白”成长记
下一篇:从实习生到高级技师的“蝶变”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