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亚丽
钢构人又名“钢铁裁缝”。金结公司制造厂500多名员工,不断登高升级,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一座座高炉雄伟壮观;一栋栋大厦富丽堂皇;一条条地铁巨龙蜿蜒,建筑物上“中国二十二冶钢结构”醒目的大字,遍布全国各地。
技术过硬的“钢构人”
制造厂自动焊车间52名员工,主要从事钢结构焊接任务,车间主任、高级技师禹立霞,是公司唯一一名女焊工班长,她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耐心运于班组管理,夯实以操作规程、工艺、纪律为重点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2015年金结公司成立以禹立霞命名的焊接技术创新工作室。班组员工在禹立霞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岗位练兵、技术交流、技能比武等活动中,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金结公司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的交汇处,是副中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由制造厂制作钢柱58根,最长达35米,最短10米左右,焊接量大,质量要求严格,钢柱主焊缝的任务毫无置疑地由自动焊车间完成。禹立霞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成立焊接小组,对焊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重点强调在焊接时注意事项:电流、电压调制;了解管转胎转动次数;自动焊小车位置摆放情况等。电焊精英熟知焊接要点后,赶忙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加班加点抢工期,毫无怨言,为的是尽自己的义务,还有那份责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无论是钢柱的外观成型,还是内在的质量,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探伤合格率和一次交工率高达100%。
有理想的“钢构人”
制造厂工艺室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6岁,正是人生中拼搏奋斗的好时光。他们是对口专业的大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轻车熟路,他们还一如既往地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岗位“充电”,发挥“龙头”作用。夜晚灯火通明,几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他们是排版员,专门负责工艺排版,一张张钢板切割的程序出自他们之手。白天工作忙,晚上坐在一起探讨新工程排版图的制作,他们根据实际来料对零件进行排版、校核、编制数控切割程序,本着“降本增效”的原则,不浪费一块钢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合格的排版图。就是这样一支有理想的团队,经过全面细致的前期准备,终于得出了可喜成果,制造厂完成月产量高达4000吨。
有管理方法的“钢构人”
制造厂班子成员仅五名,负责经营管理、施工生产、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年产量超额完成任务。他们提倡精准管理,有效的时间内系统的管理到位;他们重视发挥员工长处,知人所长,用人所长,因事用人;他们善于确定工作主次,要“过得硬”而不是“过得去”;他们注重精细化管理,不断关注着管理中的细节,认真加以防范和解决,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他们倡导“执行力度”,大家有好的建议、好的思路,立即执行,为公司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结公司有一支这样的团队,聚沙成塔,他们是有技术的钢构人,他们是有理想的钢构人,他们是有管理经验的钢构人,他们是二十二冶的最美钢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