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
他,个头不高,身材也不魁梧,长期在厂区奔波被晒的黝黑的脸上,架着一副框架眼镜,他的身上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他就是二十二冶装备制造公司制造厂技术厂长邢生英。
他总是有着勇往直前的韧劲,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工作三年,得到了领导充分认可和同事的信任,顺利提升为车间技术负责人。担任车间负责人期间,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顺利的完成公司欧标和美标认证。其中的酸甜苦辣,付出的汗水和泪水很难用言语表达。他总是有着积极向上的决心,干就干好,做就做精。河北纵横钢铁项目作为公司第一大冶金工程,工程体量大有53200吨、有70项分项工程,图纸、材料量大,多种规格型材和板材,作为工程负责人,他总是迎难而上,消化图纸,理清材料,对外对接甲方,对内协调班组,不辜负领导嘱托,同事信任,每天核对材料和图纸,为了保证工地安装,他总是身先士卒,把每一根角钢都用的合理到位,把每一吨材料都用在了刀刃上,保质保量完成公司交代的相关任务,顺利完成钢构件出厂、安装,该工程一干就是一年半,无一构件遗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踏实作风,让他多次获得公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别人不会的我要会,别人会的我要精”,实干加巧干,是邢生英解决问题的一大法宝。北京地铁站工程,邢生英创造性提出一套新的提料方法,每根钢管都能节省材料约220公斤,该工程300根钢管柱就能节省近70吨材料。凭着踏实肯干的韧劲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及精湛的技术水平,很快得到了领导的信任,进一步成长为厂内技术厂长,全面负责厂内技术工作。每次承接新工程,邢生英便会组织技术人员研究新工艺、新方法,为施工提质增效。每年都有新的使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每年都有新工法,新工艺,目前发明专利申报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1项,河北省QC成果1项,发表论文3篇,企业工法1篇。在地铁十二号线工程中,打破原有圆管柱立焊位焊接方法,改立焊位为平焊位,施工速度明显提升,施工一次合格率提升3成,新方法降本增效有效解决厂内施工机具数量不足难题。面对新课题,他总是不拘泥现有技术,大胆创新,提质增效,大大提高车间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同事眼中的邢生英,嘴巴总是合不上的,见谁都那么亲切。他总是乐意在一线,扎根在基层。车间钢结构生产总是枯燥的,低头一干就是十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不多,乐意在其中奉献自己的一份汗水的人也不多。他总是乐意研究别人不想做的事,琐碎的工程不在话下,中关村过街天桥扭曲结构,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异形钢衬工程,面对严格的甲方和苛刻的业主,邢生英秉持“用户就是上帝”的理念,最终凭借实力获得甲方的赞美和认可。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他也总是乐着说。鲜亮光彩的背后,是甘于付出的汗水,是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精神,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在他身上,体现出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二十二冶新一代施工人的优秀品质。他用“不服输”的精神,谱写着属于自己的钢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