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优化与提升是施工建设的核心动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强化境外项目技术管理能动性,以合规经营为前提,以项目为前沿阵地,立足国际工程技术管理的高度,在施工建设中不断总结经验,突破技术瓶颈,全方位打造国际优质工程。
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夯实基础
综合各项目所在国家的施工管理要求,统筹规划境外项目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一方面确立技术管理目标,根据设计图纸和各项目技术规范的要求,搭建技术管理平台,制定国际项目技术管理流程,形成适合国际项目建设的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另一方面强化技术支持力,根据项目特点,在设计管理、与外方技术协调、设备物资管理等方面强化技术的专业性和指导性,突出技术保障性作用;同时健全境外项目技术管理考核机制,对台账的建立、标准的执行、方案的实施等各方面进行月度、季度、年度考评,重点聚焦对重大危险性和较大危险性方案的编制审核论证管理和方案执行情况,保证施工的规范性。此外确立境外项目创奖目标,按照创奖标准实施技术管理细则,推动技术管理在施工建设中不断提质升级,成为建设国际优质工程的有力保证。
落实过程管控责任,强化质量
技术管理的过程管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境外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落实技术管理责任,及时准确执行施工方案,严格履行编制、审批和备案程序,将责任落实到人。以技术的规范保证工程质量,尤其在施工关键工序、关键节点坚持“样板”引路,根据项目施工实际,对难点、重点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管控和突破。充分发挥外籍技术专家的优势和作用,从不同的理念和视角,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和管理流程,使技术管控更加符合当地项目施工特点,持续优化工程品质。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提质增效
国际工程建设的竞争环境推动着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升级,以境外项目为依托,发挥境内外技术创新的联动作用。在国内,统筹各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域的特点,对技术创新研发进行统筹规划和推进,通过专利申报、工法编制、评优创奖等平台,明确境外项目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课题。在境外,运用传统核心技术施工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结合施工中遇到的新问题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良升级,推进施工进度,实现提质增效。
规范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有效的技术过程管控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力是增强国际工程竞争力的动力引擎,通过技术管理能力的提高,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际优质水平,推动项目的高品质履约,提升工程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实现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