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雅静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党校
摘要: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越来越多地融进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中,红色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红色文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优良资源。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和历史内涵,以此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面对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更要适应变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中的作用,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引言
红色文化之所以经过时代的洗礼后仍然能历久弥新,主要是由于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在不同的时期背景下,众多共产党员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使命,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不懈奋斗。红色文化不仅包含着中国人所独有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同时还具备着十分强大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体系中,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滋养,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由无数的革命英雄和人民群众在浴血奋战中共同创造出的先进文化,在革命时期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希望,重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在新时代仍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在物质形态上,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仍然存在于各地的革命遗址、英雄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教育基地中。在精神形态上,革命时期表现为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今天,红色文化资源也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中,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源泉动力和精神支撑。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要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要有所扬弃、有所革新。因此,对于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高度契合,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课堂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源。
2红色文化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2.1创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选择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运用红色文化开展教育实践作为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让学生深受红色文化熏陶。受教育者如果对教育方式是感兴趣和认可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一方面,创新体验互动式思政课教学。要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取代一言堂灌输教学方式,结合红色文化议题,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鸣点,从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变为二者间的双向互动,激发受教育者思考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创设受教育者感兴趣的红色文化教育情境,增强场景、角色和情感的真实代入感,打破时空界限,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发挥网络优势,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与革命先辈感同身受,增强其对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认同。另一方面,打造鲜活的第二课堂。红色文化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和“红色实践教育的重难点是什么”两大问题,聚焦红色文化教育现存的一些突出问题,解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期待和新需要,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2.2巩固红色文化教育阵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资源支持
红色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其中蕴含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也融合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在传承民族精神的同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共同向往之情,更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时代精神的光辉历程。一是要课堂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最基本载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及其辅导读物中全面融入红色文化的内容,在各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体现红色文化的元素,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走进课堂,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二是要阵地全覆盖。这些阵地,也一直是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舞台。红色文化教育更应利用自身集物质形态与精神内容为一体的独特优势,拓展教育方式和平台,把握传播的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技术的优势,覆盖各个教育阵地,占领各个斗争舞台,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在新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焕发出新的风貌,以此来展现红色文化新的教育价值与新的教育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并在其中融入必要的红色文化内容,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红色文化所拥有的独特价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翔.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J].红旗文稿,2019(11):40.
[2]周煜.简论红色文化历史创建的三重逻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03):57-60。
[3]杨海霞.红色文化的内化困境及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4):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