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
工作十五载,一直奔走在基层,在他的人生字典里,从没有“放弃”和“退缩”两个词语,有的只有“坚持”和“奋斗”。十五年时间一晃而过,二十二冶集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陪伴和见证着张锌的成长与蜕变,让他在基层中不断地练就自己,成就着人生的精彩。
基层是提升能力的火热熔炉
由普通的铆工工人,成长为铆工班组长,再成为防腐车间主任,张锌并没有松懈,反而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要求,不断完善自我,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具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将公司和班组利益放在最前面,组织全组人员更好的完成上级要求的工作任务,确保工期,严把质量关,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自2010年担任班组长以来的12年中,他参与了燕钢通廊工程、中国航空集团总部大厦工程、巴西管道工程的制作、天坛医院、天津高新区高银大楼、北京地铁16号线、腾讯北京总部大楼、太行山高速桥、唐山南湖东桥、北京丰台火车站、雄安火车站等项目的制作,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实干才能和领导能力。
作为车间主任,张锌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构建和谐的班组氛围,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用优质的生产质量完成车间下达的每一项任务,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努力学习,更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带动我班组全体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顽强的毅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公司奉献出自己最强大的力量,争取更上新台阶。”
在火热实践中实现价值创造
在岗十五年间,张锌曾数十次荣获二十二冶集团“先进工作者”称号,2018年参与二十二冶集团技术比武荣获“二等奖”,同时也参与了多项工艺改革创新工作。
他在生产工艺环节更是敢于探索与创新,对于主拱连接吊索部位的大吊耳本身较大,所要求尺寸较多,不易调整。他和团队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发明出固定吊耳根部,再不断微调的方法大大加快了组装速度。屋脊梁为大型构件,组装时处于高空作业,采用分块局部组装再整体组对方法,减小了组对危险性。
在参与南淝河大桥建设时,其采用的是高强螺栓和焊接混合的连接方式,构件组对、水平筋板组对、槽型组对、箱型组对、钻孔、预拼装等都有很高的精度要求。为了验证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和设备精度的可靠性,确保桥位架设顺利进行,其不断提高拼接准确度,并做好间隙与偏差的记录。通过他和班组成员的不懈努力,南淝河大桥建设工程取得了成功。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张锌就是这样一个人,三百六十五天如一日,他始终奋战在基层,并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基层历练中成就人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