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架起区域互联互通新桥梁
截至4月29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国际旅客列车超2000列,累计发送旅客197万人次,其中跨境国际旅客突破50万人次,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这条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国际铁路,不仅实现了“钢铁丝路”的宏伟蓝图,更成为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人文交流与跨境合作的重要纽带。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增长。中老铁路自开通以来,始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铁路,连接中国东部沿海与东南亚腹地,构建起横跨多国的物流大动脉。截至2024年9月,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以及老挝、泰国、越南等19个国家,货物种类从最初的10多种激增至2900多种,涵盖电子产品、农产品、工业原材料等高附加值品类。这一变化直接推动中老双边贸易额增长,老挝对华出口农产品规模翻倍,泰国榴莲、越南咖啡等东南亚特色商品通过铁路高效进入中国市场。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经济走廊”, 服务于一个覆盖东南亚及中国西南部分地区、拥有6.7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能。
推动跨境旅游与人文交流。中老铁路的开通,重塑了东南亚旅游格局。便捷的“一站式”跨境服务,让昆明至万象的旅行时间从过去的2天缩短至约10小时,极大提升了出行体验。老挝琅勃拉邦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泰国清迈的佛教文化,通过铁路串联成一条跨国旅游黄金线。铁路部门推出的多语种服务、文化主题车厢、跨境旅游专列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拉近了各国人民的距离。正如一位德国游客所言:“乘坐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
提升区域互联互通与国际合作水平。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其高效的运营管理和创新的服务模式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树立了榜样。随着相关项目的逐步推进,如中泰铁路的建设,未来有望形成纵贯中南半岛的铁路网络,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祉。这不仅体现了中老铁路的实际价值,也预示着其在未来区域合作中的重要角色。此外,铁路还承担着区域公共产品功能,老挝借助铁路运输疫苗、医疗物资等,显著提升了民生保障能力。随着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的衔接,一条横跨欧亚的陆海新通道呼之欲出,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与全球的互联互通。
中老铁路的成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全球发展倡议的生动实践。从50万人次的国际旅客到覆盖112国的庞大网络,从2900多种货物贸易到6.7亿人口的潜在市场,这条铁路用数据证明了“硬联通”催生“软联通”、“心联通”的深远意义。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化、数字铁路技术的应用,中老铁路必将在促进区域繁荣、推动文明互鉴、完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它不仅是地理上的纽带,更是合作共赢的象征,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廖俊雄)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中国酒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团 到贵州珍酒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