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长三角海铁联运新突破托举发展新格局

2025-05-14 来源:永州新闻网

截至5月9日,长三角铁路已完成海铁联运(箱数)超100万标箱,较去年提前9天。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以海铁联运为突破口,刷新了区域物流效率的纪录,折射出长三角在构建高效国际物流通道、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价值。

从“车等货”到“货畅其流”。长三角海铁联运的突破,本质上是物流组织模式革新的成果。通过精准对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船期与铁路运输计划,国铁上海局集团创新推出分阶段“精准开车”机制,并开行“满轴列车”和“双快”(海铁联运快线+中欧快航)物流模式,将车流在站、在港停留时间压缩至最低。例如,上海港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超20%,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背后正是装卸、运输、船期“无缝衔接”的精细化运营。这种效率跃升,既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也增强了长三角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节点竞争力。

一体化释放发展势能。长三角海铁联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域协同机制的深化。目前,连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班列线路已达95条,覆盖合肥、芜湖、阜阳等内陆节点,形成“多式联运基地+铁路专用线”的网络布局。以合肥派河港、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为代表的物流枢纽,将白色家电、光伏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快速集散至港口,推动“中国制造”高效出海。这种“港口+铁路+产业”的联动模式,不仅加速了长三角内部资源整合,更通过“陆海双向通道”强化了国内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

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技术赋能是长三角海铁联运提质增效的另一核心动力。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运输调度,实现车货匹配、路径优化的智能化决策;同时,铁路与港口的信息共享平台,使空箱调配效率显著提升,避免了资源闲置。此外,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全程,例如“以电代油”的电气化铁路网络减少了碳排放,与海运的低能耗特性形成互补,构建起环境友好的物流体系。这种创新驱动,为海铁联运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长三角海铁联运突破百万标箱,是量变到质变的里程碑。这既是区域基础设施升级、管理机制创新的成果,也是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缩影。这片热土上的物流新动脉,正以更高效率、更强韧性,托举起中国经济的开放新格局。(杨泽琛)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河南睢县人民医院“5·12”国际护士节活动落幕:竞赛练兵展风采,守护健康践初心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