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凌晨,昌九高铁庐山城际场站场改造I级封锁施工正式启动。此次昌九高铁庐山城际场站改施工,需要在4个夜间累计22个小时的“天窗时间”内,共完成12组既有道岔、223米轨排等关键部件的拆除、移出、组装、拼接等复杂工序。
在大多数人熟睡的深夜,昌九高铁的建设现场却灯火通明。22小时的“天窗”极限施工正在紧张进行,铁路工人们争分夺秒,为的是将昌九高铁顺利接入庐山铁路枢纽。这一幕不仅展现了铁路建设的紧张与精密,更折射出中国铁路人特有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素养。“天窗”是铁路行业术语,指列车运行图中为施工维修预留的固定时间段。在这短暂的间歇期,铁路工人要完成平时无法进行的重大施工任务,每一次都是与时间的赛跑。
“天窗”施工堪称铁路行业的“隐形战场”,背后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安全要求。昌九高铁接入庐山枢纽的施工,需要精准计算每一分钟,协调多个专业工种同步作业。接触网调整、轨道连接、信号调试等各环节必须无缝衔接,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影响后续列车运行。铁路工人们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令人敬佩——他们不仅是力大无穷的建设者,更是心细如发的工程师。这种“毫米级”的精确要求,体现了中国铁路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每一个螺丝钉的拧紧都是对安全的承诺,每一次接口的对接都是对完美的追求。
“天窗”精神凝聚了铁路人的职业信仰与家国情怀。这些深夜奋战的身影,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以轨道为伴,以星辰为灯,只为保障铁路大动脉的畅通无阻。他们中有年过半百的老工长,有刚入职的年轻技术员,有夫妻双双坚守岗位的“铁路夫妻”……每个人都是这条钢铁巨龙不可或缺的螺丝钉。正是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支撑起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从昌九高铁到全国铁路网,每一次“天窗”施工都是铁路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的责任与担当。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而铁路人则是这条动脉中流淌的热血。22小时的极限天窗施工,不仅连接了铁轨,更连接了城市与未来,连接了平凡与卓越。当我们享受高铁出行的便捷时,不应忘记那些深夜奋战在施工一线的铁路人。他们用汗水浇灌出出行的便捷,用专业守护着旅途的安全,用奉献诠释着职业的价值。致敬每一位与时间赛跑的铁路人,你们是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是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吕宗周)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深圳西普尼启动招股 百惠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