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艺术品的市场活跃度日益提升,而与之相配套的文化艺术品评估体系正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深刻影响着艺术行业的走向以及艺术品价值的衡量与判定。文化艺术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审美以及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其价值本就多元且复杂。一幅古代的书画作品,可能既有着精湛的绘画技艺所彰显出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当时社会风貌等历史研究价值,更在岁月流转中因稀缺性而具备了极高的收藏价值。面对如此丰富内涵的文化艺术品,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孔达达,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导师、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水墨实验研究专委会研究员。作为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创新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在中国文化艺术品评估体系课题上有十余年研究,构建了以鉴定、市场、数据、模型、运算为核心,融合多元要素的符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评估体系,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理论空白,并在艺术市场、金融投资、保险承保、司法鉴定等多领域广泛应用。
问:文化艺术品评估是一个涉及艺术、金融、法律等多领域的专业活动,在艺术品金融活动日趋活跃的今天,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您是如何带领团队构建起科学规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艺术品评估体系”的?在多年的艺术品评估实践中又是如何不断加以完善的?S
孔达达:自2000年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文化(文物)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市场乱象丛生,文化(文物)艺术品价值鉴定评估缺乏统一、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体系,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原文化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就“文化艺术品评估体系”列入国家重大文化研究课题项目并正式立项。由本人担任该项目课题组组长兼课题学术带头人,组建了一支由业内专家、学者以及行业从业者的研究团队,开启了对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领域的深入探索研究。
这一课题汇聚了来自艺术史、法学、经济学、鉴定学、评估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科研团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文化(文物)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市场价格、社会公允价值、评估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广泛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案例数据,从中梳理出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评估要素,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课题组经历了无数次的研讨、论证和实践检验。深入分析了艺术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多个维度,结合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和评估学的专业体系,从理论上逐步构建起一套涵盖艺术品分类、鉴定、评估指标、评估流程、价值趋向等内容的评估体系框架。
在艺术品分类方面,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材质,将文化艺术品细分为书画、陶瓷、玉器、青铜器、古籍善本、杂件等29个类别,针对每一类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鉴定、评估细则。评估指标则综合考虑了艺术品的创作者、创作年代、作品尺寸、保存状况、艺术风格、市场流通性等因素,通过建立量化数据模型和定向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项指标在价值评估中的权重。在鉴定、评估流程的规范方面,从前期的艺术品信息收集、真伪鉴定、数据比对,到中期的价值评估测算,再到后期的评估报告撰写和审核,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标准和责任分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
课题组还积极与各大博物馆、拍卖行、画廊、艺术品收藏机构等开展合作,将研究成果试应用于实际的艺术品评估案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评估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经过多年的研究,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体系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从雏形走向成熟,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问:规范、有序、标准的艺术品鉴定评估市场,离不开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您认为《评估法》的出台对于保障各方利益 ,促进艺术品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孔达达:2016 年7月,《评估法》正式颁布出台,为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和法律保障。《评估法》明确了评估行业的法律地位和从业规范,标志着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有望从行业自律阶段迈向了依法评估的新时代。
《评估法》的颁布,为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评估机构必须依法取得相应资质,评估师需通过严格的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才能从事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业务。在评估过程中,评估机构和评估师要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法定的评估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果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这从根本上遏制了评估行业中的不规范行为和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问:您认为文化艺术品评估今后应该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文化产业发展、艺术金融活动等领域,发挥其在文化艺术产业链中的更多价值,持续推动我国艺术品市场、艺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孔达达:随着《评估法》的颁布实施,财政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成立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文化艺术品评估专业委员会,这是中国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意味着文化艺术品评估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边缘化的行业活动,而是与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司法、金融、保险、市场创新等紧密相连,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科学合理的艺术品评估体系为文化(文物)艺术品的交易、融资、保险、抵押、艺术资产并购等业务提供了可靠的价值依据,促进了文化(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流通和繁荣,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升级。对于文化遗产保护而言,准确的评估能够更好地认识文物艺术品的价值,为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合理的系统支持和技术保障,确保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的传承和保护。
在金融、保险领域,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的发展为金融机构开展艺术品金融业务提供了风险控制的关键手段,拓宽了金融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创新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质押融资、运输保险等业务得到了更加稳健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在司法评估领域,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将提供以《评估法》为准绳的法律依据,确保在履行司法程序中公正、公平、合理。
中国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行业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这一历程凝聚了无数从业者的智慧和心血,也彰显了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战略眼光和坚定决心。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评估技术的不断更新、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等。我们需要继续秉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文物)艺术品评估必将在文化艺术领域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文/赵菊、图/叶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