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开始,“影视寒冬”这个词便频频出现在各大影视行业制作人员、演员、导演的口中。
疫情的到来,加剧了影视圈的这股冷气,各大影星纷纷赋闲在家,日子也是愈发艰难。
大浪淘沙下的断臂求生
6月5日,就有消息传出,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2.2亿港元(大约2亿元人民币)出售其名下的香港豪宅,这座豪宅是他在2010年时花了1.32亿港元购入的,如今涨幅不少。不少人都认为王中军这样做是为了缓解华谊兄弟的现金流的压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华谊兄弟确实缺钱了。
早在去年的时候,王中军就曾自曝卖画解决现金流问题而引发了大众讨论,王中军曾经说过,他的志向是当一个画家,但是没想到阴差阳错成了一个商人。经商成功之后,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画家梦,不仅自己创作,举办画展,还收藏了不少名家字画,但是在这方面的投资就超过了10亿,现如今从他都开始售卖自己收藏的字画也可以看出,华谊兄弟的资金链确实不容乐观。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8年开始,华谊兄弟就开始了亏损之路,2018是它上市十年后首次亏损,紧接着2019年又狂亏了近40亿,原本计划2020年贺岁档的时候全力冲刺,挽回亏损,但是没想到开年遇上疫情,整个影视行业进入寒冬,华谊兄弟第一季度又亏损了1.5亿元。
凭借《庆余年》大火的演员张若昀刚卷入与华策影视的1亿元债务纠纷,港媒又曝出“喜剧之王”周星驰因对赌条约失败,将自己11亿的豪宅抵押贷款。
2016年11月,A股上市公司新文化及旗下子公司Young&Young斥资13亿元,联合收购了周星驰公司51%的股权。
收购时,周星驰公司成立不过两年,第一年利润仅35万元,第二年却靠着《美人鱼》狂砍33亿元票房,新文化瞅见了商机,奔着星爷的ip影响力,疯狂砸钱,高调投资。
但新文化也是有条件的,在收购协议签订时附带了对赌条款。即周星驰需要在四年内拍出百亿元票房,10亿元利润的电影,若不能达到该要求,周星驰需要自掏腰包补足差额或回购股份。
可自《美人鱼》后,《西游伏妖篇》、《新喜剧之王》、《长江七号爱地球》,一部比一部扑街,合计票房60亿元不到,而受影视圈禁令加之疫情影响,临时开拍也是无望,只能眼巴巴看着合约到期,星爷与新
文化这一对赌算是失败了。
如今,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路明星开始复工,但进入录影棚开机拍摄的却寥寥无几,更多则是选择在综艺节目上露一露脸。
漫漫苦役终将曙光来临
面对种种困境,影视上市公司和其控股股东们抛出卖房卖画、卖股权、增发、易主 、转型等各种自救大招,其中民营影视上市公司引入国资纾困成为近年来的一种新趋势。
今年4月29日,华谊兄弟发布定增公告,拟募金不超过22.9亿元,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发行对象为阿里影业、腾讯计算机、山东经达、象山大成天下、豫园股份等九家公司。这其中,山东经达是济宁国家高新区直属全资国有企业,为国企背景。
华谊兄弟可以说是影视上市公司自救的典型范本。除华谊兄弟外,万达电影、*ST当代等影视公司近期也纷纷发布再融资预案,目的均以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为主。
此外,引入国资纾困也成为了不少影视上市公司的选择。近期唐德影视和北京文化纷纷宣布将易主国资。5月26日晚,唐德影视宣布,控股股东吴宏亮正在筹划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事宜,交易完成后将易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凡事都有两面性。疫情使得原本风雨飘摇的影视行业更加艰难,同时也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影视行业新生态凸显。
“疫情打乱了影视行业原本的工作节奏,但疫情期间的‘宅经济’也看到了用户对优质内容的旺盛需求及消费潜力,多部电视剧收视率破1,爱奇艺、芒果TV等平台甚至因观看人数过多导致‘系统崩溃’的现象。”慈文传媒副总裁兼董秘严明向记者表示。
“整个文明产业的轻财物化应该是大方向和趋势,做文明产业仍是要做内容,内容始终是一个中心。并且这次疫情也显现,做内容相对来说自我调整性要更好一些。本质上我们需求的事不是电影院,而是电影院里边供给的内容。”中央财经大学文明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如是说。
在政策引导上,近期国家电影部门协调财政部、发改委、税务总局等部门,研究推出免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财税优惠政策。同时,加大对重点影片的创作和宣发支持力度,指导各地出台帮扶电影企业纾困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电影局还积极组织优质片源,丰富电影网络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当前居家观影需求。
来源:中国政府网、证券时报、中国日报网、时代周报、
编辑:李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