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河北易县:非遗精品展暨非遗文化研学活动举办

2024-12-13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共享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12月12日,以“易州好风物 非遗焕新生”为主题的河北·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暨非遗文化研学活动在该县博物馆举办。

12月12日,河北·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暨非遗文化研学活动启动,图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易县摆字龙灯”展演现场。 摄/赵骏

本次非遗精品展通过静态展览、活态展演、现场介绍等形式,集中展示易县独具特色的230余件非遗展品。从匠心独具的易水砚、绞胎瓷,到传统气息浓郁的铜雕版画、古建彩画,再到寓意吉祥的满族结绳、清宫刺绣,作品凝聚匠心,美仑美奂。

活动现场,多名非遗传承人进行活态展示,并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图文并茂进行讲解,全方位展示易县非遗形象,共享非遗之美。邀请50余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儿,全面呈现易县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在非遗文化研学活动中,易县第三中学60多名学生走进该县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趣”寻历史,了解深厚历史底蕴,细数非遗传承。

活动现场,易县裴山镇北邵舞狮精彩瞬间。摄/赵骏

河北易县第三中学学生郄佳稷说,这次研学,我近距离接触这些传统文化、非遗技艺,切身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会到了非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在互动体验环节,参观者们纷纷动手尝试易水砚制作、铜雕雕刻、糖画绘制等,通过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接触,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沉浸式体验传统技艺,品味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易县第三中学学生在观赏易县清宫传统刺绣技艺,品味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摄/于正万

2016年,易县铜雕被评为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县铜雕工艺师耿兴华介绍说,非遗铜雕即使一件作品,也是一幅装饰画,我们把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认识它,让铜雕技艺(传承之路)走的更好更远。

活动现场,不少游人驻足糖画绘制展位前,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摄/赵骏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易县县委宣传部指导,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活动前夕,还举办了易县文旅公用品牌研讨会。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展览形式,展现非遗的独特魅力,搭建非遗传承人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近年来,易县积极促进非遗活化、转化、产业化。目前,易县共有非遗142项,其中,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42项, 全县成功推荐各级非遗传承人75人,初步形成日趋完善的非遗保护体系。

(文/易县融媒体中心 赵新颖)


0
上一篇: 梅兰芳:以高尚人格滋养艺术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