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之路,内蒙古的书法家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艺术没有应该有的样子,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吴·满都拉先生,1972年出生于内蒙古科右中旗字老满,号游牧斋主,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2015年参加中国篆刻艺术院“国家艺术基金 2014年人才培养项目篆刻艺术青年人才培养培训班”学习,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书法家协会理事。他向记者表示,“书法艺术多数时候就像是精神的中药,会引发你的疑问、思考和猜想,经过时间的提炼,将有利于我们的成份传承至今。”
以“古”为基求创新
书法的发展和创新要在古人肩膀之上,要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吴·满都拉的创作主要以草书为主,而他的灵感大部分来源于古代诗词与古文,平日在阅读古典诗文的时候,就会将自己喜欢的部分标注下来。他向记者介绍到,“想要传承守护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我们必须向古人学习,我们的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等待我们去挖掘,这笔文化财富包含着许多我们应该继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只有踏实的研究传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才能保证不走歪路,学习完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艺术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作者用自己的风格创作才能够成为一幅好的作品。”
草书释文: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箭在弦上,引而待发。
草书释文:道法自然。
吴·满都拉是一名地道的蒙古族书法家,他将蒙古族的传统元素融入到书法创作当中。对比其他的书法作品,吴·满都拉的书法更注重文字的纤长与分布的自由,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融入民族元素,实现书法技艺上的创新。
以“教”为本助传承
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被誉为“文化的骄傲”,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被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在传承发展上,吴·满都拉认为主要依靠教育,让青少年从小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在书法教育的问题上,吴·满都拉坚持有教无类,从青少年的兴趣和入手。“古人留下的文字笔体很多,草书、隶书、楷书、行书等等,我不会拿出一幅字就让孩子临摹,而是多选出几种不一样的字体,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以他的兴趣为主,而不是把自己的理念强加给下一代,只有他们自己喜欢了,真正热爱了书法,未来他们才愿意在这个领域钻研,才能将书法更好的传承下去。”吴·满都拉还向记者表示,“在书法问题上,我与孩子们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墨韵千秋,书写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神韵。吴·满都拉先生力图将书法传承和发展到更高的境界,以书法的艺术之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和精神。
(图、文/潘筱楠 梅玲)